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夾江縣司法局采用發放便民服務卡、粘貼《一圖讀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公告、召開“兩代表一委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會、開展“司法行政開放日”活動等多種途徑“開門納諫”,廣開言路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通過收集梳理歸納,局黨組針對各界代表提出較為高頻的“部分群眾法治觀念淡薄”“村級調解員能力素質較弱”“應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等意見建議,從服務民生、服務穩定、服務發展三大板塊入手,制定詳細的“為民辦實事”措施計劃,并逐一加以落實落地。
優化法律服務惠民生 一是延伸法律援助觸角。開辟農民工“綠色通道”,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的農民工,實行受理、指派、辦理“三優先”,簡化審批手續,教育整頓以來,共受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1件,挽回經濟損失8萬元;先后對7家在建工地1744份農民工勞動合同開展法治體檢,從源頭上避免侵犯農民工權益現象發生,有效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 二是用活法律顧問團隊。嚴格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在重點村(社區)建立法惠民生微信群,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咨詢,將“法治、自治、德治”融會貫通;運用一律所服務一鎮(街道)工作模式,統籌定點聯系律所的律師資源,根據實際需要,靈活機動調配律師,全程參與到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和調解員培訓活動中,實現時間、人員、業務的有效互補。教育整頓以來,全縣共有33名律師先后參與活動300余場次,線上線下共計解答法律咨詢80余件次。 三是提升法律服務實效。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公證處分別采取周末延時和預約服務,基層司法所周末、節假日保證1名工作人員在崗,有效解決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問題。公證辦證全面提速,簡易公證事項實現群眾只跑一次,當日出證。教育整頓以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周末接待群眾16人次, 公證周末預約服務3人次,9個司法所周末、節假日共接待群眾12人次。 強化糾紛化解保穩定 一是全覆蓋培訓一線調解員。全面開展村級調解員培訓,(社區)調委會全面完成新一屆調解員選任工作;縣人民調解指導中心以政法系統隊伍教育整頓“為民辦實事”活動為契機,組織司法干警、律師、公證員等組成的師資力量,先后深入95個村(社區),對1873名新任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 二是充分發揮調解組織作用。以開展“踐初心使命、迎建黨百年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為契機,要求鎮(街道)、村(社區)、村(居)民小組每日對本區域矛盾糾紛進行一次梳篦式排查,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按“三三制”調解原則,逐級快速安排人民調解員調解??h人民調解指導中心每日傍晚將各級調解組織排查化解情況匯總通報,倒逼調解組織、調解員全力發揮調解作用,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3月至今,全縣各級調解組織共化解矛盾糾紛207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500余萬元。 三是積極參與糾紛摸排化解。號召司法行政干警主動參與矛盾糾紛排查,積極分析研判矛盾糾紛形勢和“心連心”反饋處理結果不滿件,有力指導各級調委會調解工作。3月至今,共有23名干警參與到糾紛排查、協調中,化解矛盾糾紛13件。 做實法治宣傳促發展 一是法治進校園,護航青春健康成長。制定《用心守護“少年的你”法律進校園課程表》,走進中小學校園,圍繞《民法典》、未成年人犯罪、校園欺凌、防毒拒毒等內容,通過法治大課間、法治大班會和法治大宣講等形式,為學生及教職工提供“菜單式”精準普法,切實把教育整頓成果轉化為司法為民的實際成效。截止目前,共在全縣8所中小學開展活動,參與師生3000余名。 二是法治進企業,促進企業良性發展。深入重點企業,開展《民法典》《法律援助工作條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員工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法治講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典型鮮活的案例,引導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依法治企。發放《法律援助宣傳讀本》《農民工維權手冊》《民法典》等法律資料。針對企業員工提出的問題,工作人員以案釋法,詳細講解怎樣申請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員工的法律維權意識。教育整頓以來,先后進企業開展專題法治講座6場,發放法治大禮包300余份,受益員工300余人。 三是法治進村居,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采用活動前摸底調查,分片分區制定貼近群眾需求、靶向發力的宣講內容,全覆蓋走進全縣95個村(社區),圍繞當前普遍關注的農村土地承包、農村集體財產、征地補償糾紛、宅基地使用權、贍養撫養責任等法律問題,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現場互動等形式,把法律知識送到千家萬戶。教育整頓以來,全局53名干警全員多輪參與送法進村居活動,先后開展法治宣講95場,干警輪流參與134人次,參加群眾2820人,發放資料3615冊,解答群眾咨詢135人,搜集群眾建議、意見5條,贈送《民法典》讀本873冊。 四是法治進景區,助推旅游產業發展。組織律師、機關黨員一行,深入千佛巖景區游客中心,向景區商戶、游客、當地群眾等宣傳法律知識,發放法律知識宣傳手冊,進一步提高景區游客、群眾的法律素質,營造懂法、學法、用法的法律氛圍,增強了游客的依法維權意識和能力,積極推進法治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有效地擴大了普法宣傳覆蓋面?;顒庸舶l放各類法治宣傳品300余份。 五是法治入年畫,實現文化并軌雙贏。巧借夾江年畫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影響力,組織法學專家和知名年畫藝術家,在傳統年畫基礎上融入法治元素,合力創編了“法治年畫”,用“接地氣”的藝術形式解讀法治精神、歌頌美好生活,實現法治文化和生活藝術的并軌雙贏。通過法治年畫展進社區、進校園、進便民服務大廳,積極營造縣域濃厚法治氛圍,展出法治主題年畫48副,參觀年畫展群眾累計480余人。 六是法治上公交,拓展普法深度廣度。充分運用公交車這一與百姓出行緊密結合的載體,選擇縣域內客運量大、運營里程長、受眾覆蓋面廣的3條線路,打造3輛“暢行瓷都.與法同行”夾江法治號公交車,“零距離”服務群眾。全新打造的“移動法治宣傳站”,車身外用醒目的法治標語、免費法律熱線等噴繪向群眾傳播法治理念,車身內開設有“移動法律超市”免費為乘客提供法律宣傳讀本,并充分利用座椅靠背張貼暖心法治便民服務卡,實現“抬頭能看、伸手能拿、掃碼能問”的普法方式,方便群眾一鍵撥號獲得便捷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