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法律援助中心接連收到群眾贈送的錦旗。一面面鮮紅的錦旗,不僅是司法為民理念的生動寫照,更是該中心堅決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有力見證,承載著受援群眾對法律援助律師、工作者的深切感激與高度認可。
“真沒想到,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資,能通過你們免費打官司要回來!這份恩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家住巴州區光輝鄉青龍山村的李某某,緊緊握著法援中心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連聲道謝。此前,李某某在山東為羅某某、扈某某承包的工地務工。2023年4月6日,工程結束結算后,羅某某、扈某某向其出具《欠條》。然而此后,李某某多次催討工資,對方卻屢屢找借口推諉,到最后甚至拒接電話。
巴州區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情況后,迅速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審查,選派經驗豐富的法援工作者為其全程跟蹤辦理。從收集證據、整理材料,到與對方溝通協商、走上法庭,法律援助律師不辭辛勞,用專業知識和敬業精神為李某的維權路保駕護航。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幫其成功討回工資,讓那張在年近六旬老人手中攥了一年的《欠條》,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收入。
不僅如此,2025年2月,岳某等7名農民工因被拖欠工資共計143,400元,長期追討未果,無奈之下來到巴州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面對農民工兄弟的焦急與期盼,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并迅速審核其提交的欠薪證據材料。經審查符合條件后,中心當日即作出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并指派經驗豐富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承辦此案。 承辦人接受指派后,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第一時間協助岳某等人梳理案件事實、完善證據材料,并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承辦人積極與欠薪方溝通協調,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令人欣慰的是,在調解當天,岳某等7名農民工就順利拿到了分期支付的首筆工資款項。面對這一結果,岳某等人激動不已,連連向法律援助工作人員表達 感激之情。
錦旗是認可與肯定,更是前進的動力。下一步,巴州區法律援助中心將繼續秉承“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服務理念,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法律援助服務水平,以精準化法律供給破解群眾"急難愁盼",用實際行動答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