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搶位”有預習。確定專人擔任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秘書,共搜集、整理學習資料135項,促使與會人員提前預習,撰寫中心發言提綱47人次。建立請假人員會后補學并率先發言制度,48人次因請假進行率先發言,實現了學習有督導、人人無遺漏。
學中“跑位”有思考。一是打破思維定式,注重將新理念、新形勢、新要求融入其中,適時采用專題辨析、交流互學等靈活方式,既聚焦精神實質的“點”又擴大學習內容的“面”。二是建立“一把手”隨機抽問制度,針對學習內容、崗位工作進行引導性提問,隨機抽選參會人員作答,現場檢驗學習成果,促使與會人員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快速消化。三是邀請縣委領導擔任“觀察員”,旁聽理論中心組學習1次。
學后“進位”有鞏固。一是強化責任擔當。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鋒作用,黨組書記、院長主審1起48人的涉黑案件,組成內江市首例7人黨員合議庭。專職審判委員會委員主審涉134名被告人的電信詐騙案件,受到上級法院的肯定性批示。二是強化創新思維。以服務市域治理為目標,注重發揮基層法庭化解基層矛盾的“觸手”功能,探索“三聯三促三化”基層治理新模式,被縣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在全縣范圍內推廣。三是強化理論成果。形成調研成果及各類文章30余篇,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獎項11篇,其中2篇案例入選《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3篇文章分別被省法院期刊《法院隊伍建設》《四川審判》《淺草》采用。(鄧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