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書記彭清華前往樂山市調研。他強調,在深化黨史學習教育中凝聚奮進力量,切實推動經濟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用活黨史教育,深耕新時代發展的沃土,修好黨史必修課,邁向綠色發展新征程。
應“嚼爛”理論,凝聚高質量發展共識。不知過去,無以圖將來。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黨史的時候,必須在回望來路的同時,看清腳下的路,堅定前行的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對理論知識細細琢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態爭做逐夢踐行者,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理想信念堅定,前行目標篤定;同時也要從“大局意識”出發,對理論知識進行全面了解,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凝聚攻堅克難、后發趕超的磅礴力量,著力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推動經濟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應“浸潤”思想,感悟共產黨人初心使命。“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高舉以人為本的旗幟,不忘初心使命,讓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以及和平發展年代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并帶領著全國人民不斷走向繁榮復興。因此我們要在黨史學習教育注重思想浸潤,確保學習教育入腦入心,時刻做到頭腦清醒不犯渾、立場堅定不搖擺,牢記初心使命,切實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緊緊依靠人民,服務人民。
應“深耕”實事,凝聚攻堅克難磅礴力量。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精神力量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黨員干部要將黨史學習內化于心,外化于心,充分發揮實干精神、模范作用,特別是面對急難險重時,更要彰顯“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責任擔當。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需要黨員干部要立足樂山實際,推出一批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做好綠色文章,建設好美麗鄉村,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井研縣人民法院 廖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