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黨史教育︱探尋小組紅色之旅

        來源:四川省漢王山監獄 作者: 發布時間:2021-10-08 16:49:20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回顧黨的光輝歷史,讓民警結合革命歷史和英雄故事,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四川省漢王山監獄組織各黨支部開展“尋找革命舊址 賡續紅色血脈”比賽。

        圖片1.png

        各黨支部組織民警代表組成探尋小組,深入紅色舊址、革命遺跡、愛國主題教育基地等場所,瞻英烈 觀歷史 悟心得。

        圖片2.png

        走進烈士陵園,我們的心情不由就嚴肅沉重起來,“烈士”一個讓人敬佩的詞語,“革命英雄、國之棟梁、獻身國家、精忠報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形容詞語數之不盡。但烈士給我們的又何止是這些詞語能表達盡的呢?那些名字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

        烈士們已經離開了我們,解讀他們,只能透過一塊塊碑文,一座座墳墓。站在這塊埋葬著無數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在黑暗統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出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為了民族解放事業,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我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他們給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沒有獎勵,沒有獎章,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只為一個堅定的信念!

        歸去的路上,我們的心情依舊久久不能平靜,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歷史。我們不會忘記那一個個英勇犧牲的熱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遠去的背影,他們澤被當代,啟明后人。無論是在風雨如晦,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是在氣壯山河,奮發圖強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都有無數先烈前仆后繼,無畏犧牲,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溫。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名監獄工作者,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在日常工作中要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敬業,勇于創新,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業務技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投入到本職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為楷模,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

          ——機關一黨支部

        圖片3.png

        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畫卷,中國共產黨經歷各種磨難而巍然屹立,而漢王山監獄也在這艘歷史的巨輪里披荊斬棘,乘風破浪,他們用他們的信仰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戰勝了一個由一個的不可能,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長信廣場的石碑上,一字一句,將老一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牢牢的記錄了下來,也牢牢的融入了我們的心中,仿佛看見了一代又一代的漢王山人,他們用他們的堅守和汗水,鑄就了如今漢王山這一幅美麗的畫卷。

        漢王山監獄用他或深或淺的歷史印記昭示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老一輩的辛勤付出,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不能丟掉初心和使命。而我們,作為他們的“接班人”,更要勇敢的接過接力棒,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以恒心守初心,擼起袖子加油干!

                                                      ——機關二黨支部

        圖片4.png 

        通向烈士陵園的路上,綠樹如蔭,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走至陵園的大門,“烈士陵園”四個大字就印入眼簾,我們莊嚴肅穆、靜默進入陵園。

        瞻仰著烈士薹,我們思緒萬千:宜賓,我們的家鄉,這里三江之水潤沃土,西南半壁育英豪。在這有著2200年歷史的古城里,積淀了深厚的紅色文化,涌現出無數仁人志士,鄭佑之、趙一曼、孫炳文、李碩勛、劉華、戰斗英雄陳紹光等烈士的名字銘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光陰荏苒,可歷史不會忘記,他們英魂長存,是世間最恒美的生命。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雖然他們倒下了,但有無數的后來者站了起來。革命先烈的精神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會不斷傳承,并成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心理支撐。沐浴著新中國春風成長的我們,在享受著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歲月靜好的同時,更應該在這新時代感恩奮進、拼搏進取,主動擔當作為。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和偉大復興,不僅僅只是革命先烈在那覺醒年代里喚起民眾的抗爭精神,更是在這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波瀾壯闊的時代中,革命先烈的榜樣賦予我們以力量,讓我們去克服前進道路中的艱難險阻與坎坷,有信心和決心面對和戰勝一切困難。

        作為一名監獄工作者,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在日常工作中要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敬業,勇于創新,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業務技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投入到本職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為楷模,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                                                     

                                             ——機關三黨支部

        圖片5.png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前往宜賓市南溪朱德舊居陳列館參觀學習。一件件珍貴的實物、一幅幅厚重的圖片、一篇篇樸實的文稿,形成了氣象萬千、波瀾壯闊的歷史空間,將我們帶進了朱德同志的歷史時空。偉人的革命歷程猶如電影播放般歷歷在目,英雄的豐功偉績閃耀著光芒,朱德同志光輝的一生以及他為黨和人民不懈奮斗所表現出的堅定理想信念、崇高品格、高超政治智慧,讓我們思緒難平,心生景仰,又倍受鼓舞,參觀后我們都感慨萬千:朱德元帥戎馬一生,功勛卓著,卻作風儉樸,勤政清廉,謙虛樸實,寬厚仁慈,是我們虛心學習的楷模。

        通過這次紅色之旅,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朱德元帥的偉大貢獻,學習了他敢為人先、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感受到革命家的崇高風范,也堅定了我們的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員的革命本色。我們更是深刻認識到,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機關四黨支部

        圖片6.png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一監區黨支部組織民警重走監獄老基地,讓民警對監獄歷史進行全面的學習,激勵民警珍惜當下,勇于奉獻,開創美好未來。

        走在曾經的茶園前,聽老同志們講那些艱苦奮斗年代的歲月故事,著實耳目一新。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里,我們監獄系統的前輩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盡心盡力,履職盡責。

        在拓荒牛面前,江強副區長向我們深情講解到,“一代又一代的漢王人,像拓荒牛一樣勤勤懇懇,開拓進取,才有了的今天的漢王山監獄。在那段最困難的監管環境最復雜的時代,有這樣幾個人,他們雖小,卻舍身忘死,敢于擔當,堅韌不拔,他們的紅色基因,是那樣熾熱,被歷史銘記在了心靈深處。而站在新時代的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緬懷逝去的艱難歲月,向監獄事業路上的前輩看齊,將珍貴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此次活動中,既鍛煉了身體,又融洽了同事氛圍,讓我們更加明白,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不斷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堅持干事創業、拼搏奉獻,以事業為重,以實干為要,在平凡的崗位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一監區黨支部

        圖片7.png

        青磚、綠樹、舊墻頭……探尋小組踏著前輩們的創業足跡一路前行,用腳步追尋著那段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小組里的“老歐”給我們講述著他還是“小歐”時候的故事,故事里有忠誠的信仰、有堅守的背影、有火熱的青春、有無悔的奉獻。那些甘灑熱血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鮮活的像一幅畫,是一代代漢王人用信念、忠誠和熱血共同描繪出的一副“創業 奉獻 協作 求實”的自畫像,變換的是歲月的面孔,不變的是奮斗的底色。

        “長信廣場”原為民警宿舍,因5·12大地震變為危房,監獄破舊立新,歷經9月余建成此廣場,一磚一瓦都凝聚著漢王人的拼搏和奮斗。搶時機,重管理,強執行、講誠信,精誠合作共創精品基地,書寫了 “二次創業”的精彩篇章。如今我們憶創業之艱辛,感今日之不易,對過去最好的致敬就是書寫更新更好的未來。捧過沉甸甸的接力棒,緊跟新時代的動員令,新一代漢王人正闊步走在振興路上,獄地合作邁上新臺階,刑罰執行體現新法治,漢王家園鑄就新特色,綜合治理突顯新效能,我們路徑更加清晰,勢頭更加強勁,信心更加堅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新時代的漢王人從創業史中接續奮斗力量,我們是堅守擔當的傳承者,是起而行之的行動者,是攻堅克難的沖鋒者,是革故鼎新的創新者,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的奮斗者,我愿和我的戰友攜手并肩,為四川監獄的跨越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監區黨支部

        圖片8.png 

        帶著肅然的心情,參觀完烈士紀念館,然而我的胸中,依然熱血澎湃,自1921年南湖紅船之后,已歷經百年,這番風雨征程,是我們作為后繼者必須汲取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用9個“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作強調,就是要告訴我們,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銘記光榮、看清使命,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開創美好未來。

        在青峰寺革命烈士紀念館了解到的黨史,特別是戰士們為了國家安定、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先輩的光榮,也應該是我們的信念。一代代前輩們不畏困苦、不怕犧牲,用汗水乃至青春默默守護著祖國的壯美河山,為祖國安定、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貢獻,這正是對革命精神的傳承和賡續。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云過后艷陽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從1949年3月23日上午黨中央從西柏坡進京趕考,六十多年的實踐證明,我們黨在這場歷史性的考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這場考試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作為監獄人民警察,特別是一名黨員,當然也是這場考試中的一員,今天,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偉大歷史關口,在全省監獄邁入“跨越深化”的關鍵時期,監獄事業正面臨新的歷史方位,偉大的征程仍在繼續。推動監獄事業開創未來,就是我們需要接過的擔子。新的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精神,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毫不放松防范重大風險,以久久為功、歩疾蹄穩的篤定,在賡續傳統血脈中跑出更好成績!

                                                   ——三監區黨支部

        圖片9.png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們深切感受到自身的歷史使命和肩上職責,在紅色教育中振奮精神,以黨的優良傳統為旗幟,以黨的宗旨為使命,凝心聚力為人民群眾謀幸福。在此,我們決心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誓做一名無愧于黨員身份的監獄人民警察。

        一是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敢于奪取勝利。我們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落實到我們的工作崗位上。

        二是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但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三是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在思想上牢固樹立,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弘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堅決反對鋪張浪費,自覺做一名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共產黨人。

        對于我們來說,這次警示教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活動,我們所看到每一件革命先輩用過的物品,每一個革命故事,都深深地讓我們感動、震撼。作為革命的后繼者,我們要把此次英模教育作為自己修煉黨性、提升自我的一個新起點,在監獄黨委的領導下,把紅色革命的精神與傳統帶回來,在思想上堅定政治信念,在崗位上勤奮努力工作,為監獄又好又快發展而不懈奮斗!

                                                   ——四監區黨支部

        圖片10.png  

        “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十六字電文發起后,國立同濟大學、金陵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等十多家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戰時期遷駐李莊,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如李濟、傅斯年、陶孟和、吳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勞干等云集李莊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國建筑史》這部扛鼎之作就誕生在李莊。

        “七·七事變”爆發后,日本全面侵華。北平、上海先后淪陷,南京岌岌可危!為了匯聚南京的國寶文物免遭日本侵略者的攫取和破壞,將數十萬件國寶文物西遷至大后方。為保存、積蓄、發展抗日力量,從沿海向大后方的宜賓等地遷進一批學校和工廠,推動了大后方的抗日救亡運動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歷史是一本教科書,也是一針清醒劑。通過這次參觀學習,使我們受到了很大教育,我們現在的優越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用生命換來的,應該倍加珍惜,決不能因優越的生活而遺忘艱苦奮斗的精神,更應該居安思危,在現在國際復雜的環境下,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艱苦奮斗,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們都經歷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職責和使命,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積極發揚老一輩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的精神,為努力打造一支“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司法行政鐵軍不懈奮斗。

        ——五監區黨支部

        圖片11.png

        來到監獄老基地,這里不僅有著綺麗的風光,更因它承載著漢王山監獄的奮斗歷史。通過活動,我們學到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充分領悟學習了老一輩漢王人的創業的精神和真諦。

        學黨史不只是為了緬懷先烈,更是為了從黨的光輝歲月中明確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方向。我們要以史明志,從黨史中培養奮斗精神、汲取奮進力量,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于開拓,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在扎根人民和奉獻國家的具體實踐中發掘潛力、提高能力、增長見識,把握新階段、抓住新機遇、履行新使命,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作為新一代的監獄人民警察,我們更要秉承老一輩的光榮傳統,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將老一輩的精神幻化成前進的動力,奮力為推動監獄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特警隊黨支部

        圖片12.png

        醫院黨支部組建的 5人“探尋小組”在監獄的長信廣場開展了“尋找革命舊址”活動。在探尋過程中,支部的老黨員吳明權同志向其他同志講述了漢王山的紅色歷史。

        通過吳明權同志的講述,青年民警第一次了解到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川南工農革命軍獨立團游擊隊”在漢王山一帶打擊地方武裝和反動勢力的歷史。其中,革命先烈王學勤同志和他領導的漢王山游擊隊讓大家備感親切,因為他們戰斗過的許多地方對大家來說非常熟悉,有不少我們現在還經常去。漢王山在解放戰爭時期的紅色歷史也讓大家著迷,革命先烈們在“三抓四抗(抗丁、抗糧、抗稅、抗債)”斗爭中的事跡和表現出的智慧讓大家既感到新奇又感到佩服,大家為自己能有幸與革命先烈在同一片天地干事創業備感自豪。

        幾十年前,一群心懷理想信念的人在漢王山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跡,今天我們通過追尋他們紅色足跡,聆聽他們的紅色故事,汲取前進的力量。漢王山的紅色歷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一幕縮影,中間有敢為人先,有奉獻犧牲,有對理想信念的堅貞不渝。漢王山的紅色歷史讓“探尋小組”成員對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有了全新的認識,多了一份特殊的感情。雖然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但革命先烈傳承給我們的紅色基因從未異變。我們與革命先烈們懷揣著同一份理想,建設著同一項事業。我們相信,在黨的光輝歷史激勵下,我們也能像先輩一樣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醫院黨支部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汉源县| 修武县| 富平县| 林芝县| 榕江县| 青浦区| 双桥区| 大安市| 麻城市| 尼勒克县| 连城县| 云南省| 襄樊市| 宜良县| 湄潭县| 天峨县| 阿瓦提县| 西贡区| 离岛区| 大安市| 英吉沙县| 轮台县| 什邡市| 汉川市| 锡林郭勒盟| 永州市| 通化县| 班玛县| 保康县| 东乌珠穆沁旗| 集贤县| 麟游县| 仪征市| 湄潭县| 特克斯县| 江陵县| 沽源县| 绥化市| 青神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