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雷霆萬鈞之勢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一場激濁揚清的作風變革在全黨上下滌蕩,于神州大地回響。十余年過去,八項規定已成為新時代管黨治黨的 “閃亮招牌”,深刻改變了中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
刀刃向內,滌蕩黨風政風。黨風政風的革新浪潮中,八項規定仿若一把銳利手術刀,精準切除黨內沉疴痼疾。當“高端會所里的歪風邪氣”被一掃而空,“酒桌上的利益圈子”被徹底打破,黨員干部得以從繁雜的迎來送往中脫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鄉村振興的火熱一線、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自八項規定實施,“三公”經費一減再減,而民生領域投入一漲再漲,這一減一漲之間,正是黨心民心同頻共振的生動寫照。紀檢監察部門緊盯“關鍵少數”,通過構建領導干部廉政檔案、開展政治生態評估等方式,讓權力運行始終沐浴在陽光之下。
清風護航,激活市場動能。市場活力的激發進程里,八項規定堪稱優化營商環境的“強力助推劑”。往昔企業辦事“四處奔波、費盡口舌”,如今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過去靠“人脈關系”獲取項目,現在憑借自身實力公平競標。某地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清風助企”行動,嚴查向企業亂攤派、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使市場活力得以充分釋放。這背后,是八項規定推動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成功轉變,以清正風氣涵養出高質量發展的肥沃土壤。
枝葉關情,厚植民生底色。民生福祉的守護戰場上,八項規定成為連接黨心民心的“堅固紐帶”。從整治“微腐敗”守護群眾的“養老錢袋子”,到嚴查“校園餐飲”守護孩子的“舌尖安全”,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截止2024年底,各級監察機關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3.8萬件,處分2.3萬人。這些數字背后,是老百姓真真切切的獲得感。當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與群眾坐在同一條板凳上,黨群關系自然愈發緊密。
移風易俗,共筑清廉新風。社會風尚的重塑舞臺上,八項規定如同一縷清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曾經被奢靡之風侵蝕的節日市場,如今“天價禮品”難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承載心意的手作賀卡、特色農產品禮盒;春節期間,各地組織的非遺展演、民俗體驗活動,讓傳統節日回歸文化本源,文明過節成為社會風尚。在婚姻領域,集體婚禮、旅行結婚等簡約模式受到年輕人追捧,他們用一場場充滿創意與溫情的儀式,打破“人情攀比”的枷鎖;殯葬改革也穩步推進,生態葬、樹葬等綠色殯葬方式逐漸被大眾接受,青山綠水間,寄托哀思的方式變得更加環保、莊重。
十年磨一劍。八項規定早已超越“一份文件”的范疇,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旗幟。紀檢監察機關作為監督部門,更要當好八項規定的堅定捍衛者,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讓這張“閃亮招牌”始終熠熠生輝,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