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達州本地媒體宣傳報道了大竹縣白塔街道西城社區范克權老人省吃儉用,自掏腰包2萬元助力武漢抗“疫”的先進事跡。2月6日下午,在大竹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廖勇帶領下,一行人來到范克權老人家中看望。
年少之時 追逐信仰
據范克權老人講,自1755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認真踏實工作,努力向黨組織靠攏,先后遞交了2次入黨申請書。第一次,是在1956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第二次,是在1964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由于“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工作調動等原因,一直未能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范克權老人家中,我們看到了他在大竹縣文體局原電影放映隊當放映教師時獲得的榮譽證書,包括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文化部頒發的“從影五十年以上電影工作者”、大竹縣“學雷鋒積極分子”等證書。
平凡之中 鑄就不凡
范克權老人的家境并不寬裕。他自小家庭貧困,也因此耽誤了學業,初中生涯先后輾轉2次才完成。老伴于2015年過世,二兒子于2006年因車禍成了殘疾人,現一同居住在原電影院家屬院一間34平米的房子里,一直依靠范克權老人的退休金和家庭低保金共同生活。
即使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范克權老人也會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小區的公用樓梯燈泡、樓梯護欄等等,很多都是他私人出錢更換維修。范克權老人非常喜歡看新聞,關注國家大事,在了解到武漢抗疫的嚴峻形勢,尤其是看到韓紅捐款1500萬、一名賣菜的農民捐款5000元援助武漢的新聞后,他深受感動,擇日便趕到大竹縣紅十字會捐款2萬元,支持武漢抗疫工作。
耄耋之年 初心不改
2018年7月,范克權老人在小兒子家避暑,偶然間在六盤水市鐘山區的一塊宣傳欄上看到一名93歲老人“初心難忘,一心向黨”的圓夢歷程。成為一名黨員,是自己半個多世紀的心愿,想到自己比這位93歲的老黨員還小上10歲,老人心中深埋的入黨夢再次重燃。
輾轉60余年,終于在2月6日,范克權老人帶上老花鏡,一筆一劃寫下了個人簡歷和入黨申請書。(劉虹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