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前召開的四川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2023年學術年會獲悉,由廣漢市法學會申報、研究、結項的哲學社會科學課題---“《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理解與適用研究”研究成果榮獲全省一等獎的第一名,創造了當年申報、當年完成研究、當年獲獎的佳績。
為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關于“文物保護、修復”的指示精神,廣漢市法學會及時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開展學術討論,確定研究方向。
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物保護修復”重要指示,我們必須要長期研究《條例》的理解與適用,發現問題及時通過立法、執法來加以完善,也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需要“久久為功”。 課由廣漢市法學會干部、廣漢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浙江警官職業學院法學碩士組成的課題組,及時向德陽市社科聯提交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項目申請,獲準后及時開展研究工作。
從成果研究分析發現,過去沒有專門研究“《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理解與適用研究”的成果,更缺乏在基層治理中如何運用《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保護遺址的論述。守住三星堆文化遺產、利用三星堆文化遺產,讓《條例》護航德陽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成果以《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立法框架,準確理解立法本意,研究實現了以下目標:一是將《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中一些表述不準確(不確定)概念進一步明確,減少執行法律的爭議;二是對《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所涉及的關聯法律進行梳理,為遺址保護、執法、經濟發展決策提供借鑒;三是通過《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法律責任研究,為相關部門參與遺址保護明晰職責、劃定執法邊界;四是研究三星堆遺址所蘊含的法律(法治)文化,為對遺址保護宣傳、中華法律文化挖掘提供思路;五是對《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本身研究,為三星堆遺址保護制定實施辦法提供參考;六是通過對《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的研究,為四川省立法機關修改完善地方立法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