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沐川縣公安局深入實施“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戰略布局,在落實“一村一警”“竹鄉義警”全覆蓋基礎上,試點推廣“山灣平安哨”機制,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沐川縣為山區農業縣,地廣人稀,農村地區以山灣聚居,少則幾戶,多則幾十戶,留守人員多為老人和兒童,青壯年多數外出務工,因此缺乏最基層、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和機制。 山灣平安哨能夠在一個基礎防控單元內形成互相照應的和睦鄰里關系,防控單元之間也能形成互相支援的機制,遇到突發情況能第一時間響應,快速形成有組織的群防群治力量。
建起“平安哨” 打造為民服務常態 為全面了解轄區真實情況和群眾需求,沐川縣公安局沐溪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安排部署基層基礎工作,由社區民警組織、村警輔助,在轄區各村深入走訪,摸排各村地形地貌和群眾居住點實際情況,在松林村開展“山灣平安哨”試點工作。
充分發揮“山灣平安哨”聯動互援機制,推動基層基礎工作提質增效。
群眾家門口的平安哨
松林村幅員面積11.2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現有戶籍950戶,共計3565人,沐川縣公安局沐溪派出所根據縣局打造山灣平安哨的總體要求,以山灣劃定防控單元,并在每個防控單元建立一個組織哨,設立一個集結點,其余每戶建立一個救援哨。
山灣平安哨
設置多名哨長,并對哨長進行“山灣平安哨”運行機制培訓,如遇該防圈內發生被盜、搶、騙案件或發生火災、洪澇等災害時,哨長應該如何快速有效發出緊急避險通知和求援。及時關心關愛轄區老人、弱勢群體、病人、殘疾人群體。充分發揮哨長“人熟、地熟”的優勢,將“平安哨” 哨長作為一線信息的“收集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法治建設的“宣傳員”。 實戰演練
近期,沐溪派出所在沐溪鎮松林村燈盞坪山灣平安哨哨點,組織群眾開展演練。此次演練以哨點內發現火災警情開展,由該點位發現群眾吹響救援哨,在家群眾聽到哨聲迅速到達集結點,并開展滅火工作。
演練發動群眾20人,落實了防控單元內的教育、培訓,增強了人民群眾安全意識,有效促進了轄區平安穩定。
山灣平安哨在各基礎防控單元內有力促進形成互相照應的和睦鄰里關系,完善防控單元間的互相支援機制,做到“秒級響應”,快速形成有組織的群防群治力量,進一步豐富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目前,沐溪鎮轄區各村已陸續建成山灣平安哨,預計在2024年底,哨點將實現覆蓋全轄區村組,全力打通基礎治理微循環,形成“鄰里守望,全民參與”的社會治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