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眉山市公安局:“五個堅持” 亮劍警務運行機制

        來源:眉山市公安局 作者:楊超林 發布時間:2020-05-27 08:54:32

        2020年以來,眉山市公安局嚴格按照省廳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總體部署,緊緊圍繞省廳黨委“一三五七”戰略部署,緊盯眉山公安爭創一流總體目標,以“市縣主戰”和“做精機關、做專警種、做強基層、做實基礎”為原則,全面實施改革強警戰略,不斷優化機構設置、完善職能配置、調整警力配備,推動眉山公安警務效能和核心戰斗力“雙提升”,為維護眉山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破解機構設置不精難題

        按照“體制不動、機制先行”的工作思路,全面啟動以大部門、大警種制為載體的市局機關警務運行機制改革,將市局機關28個一級機構合并為16個,減幅達42%。同時,跟進形勢任務“健體”,將44個二級機構調整優化為55個,確保機關運行更加貼近實戰化、專業化、扁平化。

        破解隊伍結構不優難題

        堅持內部挖潛、激發活力,對同一崗位任職5年以上、經歷單一、人崗不相適的22名干部進行交流任職,從分縣局選拔8名公安工作經歷豐富的同志任市局機關部門領導;調整46名機關民警到基層派出所“回爐”,下派11名優秀青年干部到分縣局“淬火”,進一步打通干部任用能上能下、良性循環渠道,鮮明了選人用人導向。

        破解專業力量不強難題

        進一步加強主戰警種的專業化建設,在力量充實、崗位設立、技術增強多方面,超常規的改革強化,推動21名刑事、網偵、技偵等專業技術人才回歸主業主位,特別是刑事技術專業人員較2018年增長130%。目前,專業技術崗位警力占機關總警力的31%,實現了專業技術人才量的歷史性突破,大幅度的提升實戰效能。

        破解警務質效不高難題

        開展“凝警心、爭一流”機關思想紀律作風集中整頓活動,細化形成作風建設“負面清單”,創新建立“三級激勵”和“三色預警”機制,壓實各級領導干部帶班子管隊伍的政治責任,濃厚了干事創業氛圍,為推動全年公安工作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紀律保障、作風保障。

        堅持問題導向,厘定改革路徑

        自2018年起,市公安局黨委班子分片包干、全覆蓋開展調查研究,既深入基層一線、也深入機關部門,全面摸清制約眉山公安隊伍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通過調研,市公安局黨委深刻認識到,當前眉山公安存在著管理體制不暢、機構設置不精、隊伍結構不優、專業力量不強等問題,隊伍活力、實戰能力受到極大影響,嚴重制約著眉山公安工作和隊伍長遠發展。在無法大規模增加警力的前提下,要徹底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從公安機關自身尋求突破,走警力無增長改善之路。對此,市公安局黨委堅決按照省廳黨委“一三五七”戰略部署,聚焦“最強實戰”和“七型公安”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堅定改革信心、敢于較真碰硬,率先在市局機關部署開展警務運行機制改革,著力構建職能科學、事權清晰、指揮順暢、運行高效的機構職能體系,切實提升機關實戰效能,為實現眉山公安“爭創一流”的總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精簡高效,理順機構體系

        聚焦市局機關機構臃腫、部門林立等問題,市公安局黨委堅持以打破體制機制束縛為突破點,按照“體制不動、機制先行”的工作思路,全面啟動大部門、大警種制為載體的市局機關警務運行機制改革。一是在“減”上作文章。堅持去機關化思路,不斷壓減指揮管理層級,市局機關原有的28個一級機構精簡合并為16個,指揮員轉為戰斗員,減少警令傳遞環節、提升警務效能,切實解決機關一級機構分工過細、職責交叉、資源浪費等問題。二是在“精”上下功夫。根據新形勢公安工作需要,堅持實戰導向,在技偵、網安等實戰警種增設二級機構,將二級機構調整優化為55個,選拔配備內設機構中層干部42名,既防止一級機構過多帶來的職能交叉、警力浪費現象,又防止一級機構合并后,任務雜揉、職責不清、吃大鍋飯的現象,進一步增強民警爭先創優的積極性,激發了干部隊伍的活力。三是在“實”上求突破。緊密結合鄉鎮區劃調整的實際,將原市公安局直屬的園區分局、岷東分局撤并成立高新區(甘眉園區)分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進一步釋放了機關警力資源,局機關警力由323名精減至300名,精簡出的23人全部充實到治安復雜、警力緊張的基層實戰一線,實現了“人往基層走”,夯實基層警務力量。

        堅持科學配置,優化隊伍結構

        在公安警力編制短期內難以大幅度增加情況下,始終堅持創新思路,立足實際,內部挖潛,最大限度提升警力使用效益。針對干部上下交流不暢、年齡結構老齡化等問題,市公安局黨委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選好配強各級公安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對在同一崗位任職5年以上、經歷單一、人崗不相適的22名干部進行交流任職,從分縣局選拔8名公安工作經歷豐富的干部到市局機關擔任部門領導,下派11名優秀干部到分縣局任職,調整46名機關民警到基層單位錘煉,真正實現了干部上下交流、橫向交流,促進干部隊伍結構體系的良性循環。

        堅持實戰導向,整合警力資源

        受編制制約,長期未招警等客觀因素,眉山公安刑事偵查、網絡安全等領域專業人才缺乏是制約眉山公安提質增效、強化實戰打擊的一大短板。一方面,一部分專業人才在招錄進眉山公安隊伍后,被充實到基層派出所、交警等崗位;另一方面,是相關技術崗位長期面臨崗位人才匱乏的窘境。在此次警務運行機制改革中,按照“做專警種”的要求,推動改革前分散在交警、派出所等崗位的21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全部回歸主業,充實到刑偵、技偵、網偵等實戰警種,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切實解決了技術崗位人才缺乏、人崗不相適這一積弊已久的問題,市公安局在技術手段支撐上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為基層提供技術保障、指導實戰打擊的職能定位進一步明確。

        堅持高效運轉,健全制度機制

        為進一步鞏固警務運行機制改革實效,實現業務流、數據流、管理流的三流合一,確保改革后各項工作業務高度融合、協同高效,整體推進。通過建立 “三級激勵”和“三色預警”機制,對各部門在隊伍管理、專項工作、目標任務完成等進行監督督察,對工作作風不實、制度執行不力、工作效率不高和專項工作排名靠后的部門和個人通過“三色預警”制度,進行通報、警示談話或調整崗位;對工作質效高、履職盡責、成績突出的部門和個人通過“三級激勵”制度,進行通報表揚、表彰獎勵,并在干部選拔、職級晉升中予以優先考慮,對認真履職盡責、完成工作任務成績突出的民警進行表揚激勵,進一步激發廣大民警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公安警務運行機制改革任重而道遠,眉山公安將以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公安局處長會議精神為引領,聚焦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堅持“邊改革、邊總結、邊深化”的工作思路,不斷總結經驗、查漏補缺、固化機制,進一步探索深化與新時代公安工作相適應的警務運行機制。同時,通過警務運行機制改革,進一步釋放警力資源、激發隊伍活力,緊密結合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著力樹造“眉山公安之治”品牌,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營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該局相關領導表示。(楊超林)

         


        責任編輯:趙興宇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固镇县| 彰化市| 丰原市| 康定县| 临汾市| 肃南| 双桥区| 阆中市| 都安| 正阳县| 龙胜| 上栗县| 福泉市| 甘孜县| 汾阳市| 新宾| 开原市| 阳信县| 通许县| 北海市| 玉林市| 乐陵市| 南靖县| 邳州市| 那曲县| 永川市| 齐河县| 东丽区| 岗巴县| 定远县| 平利县| 雅江县| 通河县| 工布江达县| 丽水市| 罗平县| 黑水县| 洛川县| 民乐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