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仁壽縣公安局:以“演”促訓 提升隊伍實戰能力

        來源:仁壽縣公安局 作者:楊宇 發布時間:2024-12-31 09:46:35

        為進一步提高群眾安全防范意識,提升應對恐怖暴力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近日,仁壽縣公安局黑龍灘派出所聯合黑龍灘水庫管理處開展了一場反恐防恐培訓及演練,旨在筑牢水源安全防線。

        1735609615059.png

        培訓開始,反恐防暴教官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淺出地向參訓人員詳細介紹了常見的恐怖襲擊手段、特點以及應對策略,重點強調了在面對暴恐事件時如何保持冷靜、快速報警、組織人員疏散以及利用身邊物品進行自衛等關鍵要點,使大家對反恐防暴知識有了系統且深入地了解。

        1735609633153.jpg 

        現場模擬“暴力分子”恐怖襲擊的場景,民輔警進行防衛,成功將“暴恐分子”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其進一步傷害他人。整個演練過程緊張有序,達到了預期效果。 

        1735609648707.jpg 

        此次培訓演練不僅提升了管理處干部職工應對突發事件意識和反恐裝備器材使用技能,而且增強了派出所與管理處的配合能力,為維護轄區社會治安持續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頒布實施的第九年。今年的反恐怖宣傳教育主題是“全民反恐 共創平安”反恐怖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反恐怖知識,提高辨識能力,共創平安社會。

        反恐防暴宣傳標語:
        1、嚴厲打擊各種恐怖勢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反恐安全,人人有責;保持警覺,全體動員。
        3、反恐防暴,全民參與,平安仁壽,人人有責。
        4、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
        5、加強反恐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反恐意識。

        什么是恐怖主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于2015年12月27日通過,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制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

        什么是恐怖活動

        恐怖活動,是指恐怖主義性質的下列行為:

        1.組織、策劃、準備實施、實施造成或者意圖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公共設施損壞、社會秩序混亂等嚴重社會危害活動的;

        2.宣揚恐怖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或者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的物品,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戴宣揚恐怖主義的服飾、標志的;

        3.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的;

        4.為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實施恐怖活動或者恐怖活動培訓提供幫助;

        5.其他恐怖活動。

        國家對待恐怖主義的立場

        國家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無論恐怖活動發生在何地、針對何人、以何種方式出現,都堅決予以譴責和嚴厲打擊。同時反對將恐怖主義問題和特定的民族相聯系。

        恐怖襲擊突發事件的特點

        1.面向人多:追求所謂的轟動效應;

        2.重要場所:地點多為首都、市中心、正舉辦大型演出等影響力大的重要場所;

        3.手段殘忍:襲擊方式極端化,企圖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 

        如何識別恐怖嫌犯 

        雖然實施恐怖暴力襲擊的嫌疑人臉上不會貼有標記,但是會有一些不同尋常的舉止行為可以引起我們的警惕。比如:

        1.著裝、攜帶物品與其身份、季節不符;

        2.神情恐慌、言行異常,在安全檢查過程中不愿接受檢查,態度惡劣或者試圖逃避檢查;

        3.冒用他人身份證件或使用偽造的身份證件;

        4.攜帶疑似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違禁物品;

        5.服飾、皮膚或所攜帶物品上有疑似與恐怖主義相關的標識圖案;

        6.作息時間反常,住所內常傳出異常聲響、刺激性氣味或出現大量火柴棍等非生活垃圾等;

        7.在標志性建筑物、人員密集場所、大型活動現場等地反復出現、打探安保情況等;

        8.試圖獲取炸藥、武器等,或匿名、大量購買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及管制刀具等;

        9.疑似公安機關通緝的恐怖活動嫌疑人員。

        五字要訣,遠離威脅

        收到傳來的威脅信息,應當掌握五字要訣:信、快、細、報、記。

        1.信:“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要心存僥幸。

        2.快:盡快從“現場”撤離。

        3.細:細致觀察周圍的可疑人、事、物。

        4.報:迅速報警,讓警方了解情況。

        5.記:用照相或攝像等方式將“現場”記錄下來。 

        掌握應急措施,才能臨危不亂

        1.進入影院、酒店等公共場所時,提前找到緊急撤離口,了解安全通道的位置,方便及時撤離。

        2.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現場,不圍觀、不停留。不貪戀財物,若無法逃跑,應及時躲避。

        3.保持鎮靜,不大聲叫喊,以免因擁擠、踩踏造成更大的混亂和傷亡。

        4.在保證個人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報警、求救并鼓勵他人。

        5.若聞到奇怪的氣味,或遇火災,應迅速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毒氣或煙霧。

        如遇危險,你真的知道如何報警嗎

        1.向附近的執勤民警、當地公安機關報警,或通過“110”報警電話、“12110”短信報警平臺、公安機關微信公眾平臺以及信件、電子郵件等方式報警。

        2.保持鎮靜,清楚報告具體位置、事件及其引發的后果,嫌疑人數、嫌疑人體貌特征、傷亡人數等信息,以及報警人自己的姓名。

        3.確保自己處于相對安全的地帶。如面臨危險,應首先做好自我保護,迅速離開危險區域。

        防暴反恐中,我們應該做什么 

        公民應當認識到,國家反恐是對每個公民生命、財產負責任的做法,公民有責任進行配合。

        1.不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

        2.不制作、傳播、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物品。

        3.積極配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明星| 赣州市| 吉首市| 泉州市| 兰州市| 卢湾区| 蒙自县| 黔东| 阿巴嘎旗| 灵宝市| 毕节市| 镇康县| 延安市| 萨迦县| 长沙市| 仙游县| 涞源县| 鄂温| 陇西县| 仁布县| 济阳县| 阜城县| 鹤庆县| 乳山市| 日喀则市| 齐河县| 叶城县| 泽普县| 龙川县| 台北市| 博爱县| 磴口县| 成都市| 长岭县| 灵宝市| 阳信县| 民县| 镇江市| 法库县|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