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巡防一線
“第二小組、第二小組:冕寧二中期末考試即將結束,請立即前往東街開展現場疏導……。”冕寧縣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民警一邊通過大屏實時掌握前方一線情況,一邊通過警務電臺指揮調度警力。
這是冕寧縣公安局開展 “全警巡防保安全”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冬季行動開展以來,冕寧縣公安局以深化“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改革為契機,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創新推出“全警巡防+”立體化專業化巡邏防控機制,推動各項警務工作由“被動保平安”向“主動創平安”轉變,有效實現“警力跟著人群走、服務圍著群眾轉”的工作目標。
“警燈亮著,好評自然少不了” “每到上放學期間,情指中心會實時對校園周邊人員、車輛流動情況等數據進行分析,我們會按照分析的結果進行流動站位安保和交通疏導,如果現場遇到群眾求助,還能第一時間解決,警燈亮著,孩子們上下學路上安全了,家長們心里更踏實,我們特巡警們五星好評也是得了不少吶。”特巡警副大隊長王俊介紹道。 為切實把各項“護學”措施落地落實,冕寧縣公安局緊盯校園內外,依托“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推進校園指揮調度系統與全息感知系統的深度聯通,針對校園早、中、晚三個時段,實時開展安全研判分析,及時調整巡防力量及巡防部位、路線、時段,做到“一校一方案”,進一步提升巡控精準度。同時,嚴格落實“高峰勤務”和“護學崗”值守執勤工作,建立由特巡警大隊牽頭,“交警+特巡警+派出所民警+機關民警+校園安保人員+聯防隊員”協同配合的“警+N”護學崗模式,將公安高峰勤務和校園保安平時巡防無縫銜接,“高峰”定點警戒,“低峰”機動巡防,對全縣108所中小學、195所幼兒園形成立體防護網。 道路安全暢通、行車整齊有序、周邊安全可控。81個“護學崗”成功打通了一條條上下學的安全“綠色通道”,高峰壓力得到有效緩解,“低峰”安全得到保障,“全警巡防+護校安園”讓廣大師生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也贏得了廣大老師、家長的笑臉和點贊。 一輛輛小警車里繪起的“警景融合” “本以為人生地不熟會求助無門,沒想到在移動服務站一個小時就解決了問題!”游客陳先生在服務站室與民警親切握手,對民警成功調解其損壞民宿物品糾紛表示著感謝。 彝海、冶勒、靈山.....。冕寧縣旅游資源豐富,冬季更是旺季,如何延伸服務半徑,做實“旅游警務”。冕寧縣公安局以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務為目標,打造起巡邏車微型流動服務站,利用“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將景區求助數據、警力數據實時融合傳輸,有效實現警務信息實時共享、警(景)力資源精準調控,隱患堵點即時疏導、游客需求即時解決。 找手機、尋孩子、迷路的、咨詢的.....服務群眾項目還在不斷豐富完善,截至目前,一個個微型流動服務站,開展安全宣傳20余次,參與救助70余次,化解矛盾糾紛21起。服務站離群眾更近了,民警直接與游客“面對面”,一個個求助被解決、一樁樁“小事”被落實,“全警巡防+旅游警務”,為保障冕寧縣文旅經濟和諧穩定的環境奠定了更加良好的基礎,也具象成為游客們“看得見”“摸得著” 的安全感。 “心里裝著老百姓,腳下走著才有勁” “每小時一趟,每天至少巡邏14趟,隨時在路上,這樣老百姓有什么事情找我們方便。”民警劉寶環介紹,就在前天晚上,我們輔警在東街步行巡邏時,一名老人暈倒在路邊,還好發現及時,送到了縣醫院救治。 公安服務工作如何做到距離更近、反應更快、力量更專,冕寧縣公安局以做強一體化聯動機制為契機,以做優網格化巡防機制為牽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將城區主干道巡防網格劃分為15個防控區域、58個小網格,同時,深度融合特巡警、治安、派出所、交警等警力,持續突出“巡”與“防”之間的互補性,真正做到“城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有警”,有效實現擁堵路段快速疏導、警情社情及時處置、重點違法精準查糾、群眾求助及時反應。 晝起伴朝露,入夜逐繁星,一抹抹流動的“藏藍青”在人群中穿梭,一雙雙“鐵腳板”沿著網格線條走街串戶,將“平安畫卷”一筆一畫描繪在百姓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冬季行動以來,冕寧縣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4.47%,14類街面警情同比下降20.40%。 “把老百姓的意愿作為工作‘風向標’”。冕寧縣公安局一盞紅藍燈、一輛巡邏車、一名巡邏警是提升新質戰斗力創新舉措,也是警務理念由事后兜底向事前預防、單一支撐向多維智慧、單打獨斗向群策群力轉變的具體展現,更是持續加深警民聯系,忠誠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接下來,冕寧縣公安局將繼續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用真情實意譜寫暖心細節,做實做好“警燈常亮、警車常駐、警察常巡”,讓百姓心更穩、更暖、更安,讓平安冕寧、幸福冕寧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