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責任,叫守護平安;
有一種堅守,叫默默奉獻。
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在每一個晨曦與夜幕的交織中,
冕寧公安用腳步丈量平安,
用汗水筑牢安全防線。
他們,是這座城市的守護者;
更是人民群眾最堅實的依靠。
黨徽映照執勤崗,織密立體防護網
青年突擊隊以“黨員示范崗”為支點,構建“崗亭定點+車巡線控+步巡”的三維防控體系,不斷提高街面見警率和管事率,全天候不間斷地守護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確保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能夠迅速響應、有效處置,帶給人民群眾看得見的安全感。
夜色如墨,寒風凜冽。2025年2月9日晚,冕寧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的警鈴驟然響起——鐘鼓樓附近發生一起打架斗毆事件,現場情況緊急,群眾安全受到威脅。
“突擊隊,集合!”一聲令下,正在開展夜間巡邏的突擊隊隊員們迅速抵達現場。短短20分鐘,突擊隊以專業的處置能力和高效的協作配合,穩控了現場秩序,確保了群眾安全。
寒風依舊刺骨,但鐘鼓樓已恢復了平靜。突擊隊員們站在夜色中,警服上凝結的霜花在路燈下微微閃爍。他們知道,這只是無數個夜晚中的普通一幕,但正是這一幕幕的堅守,才讓這座城市的平安有了最堅實的底色。
護學崗上守初心,童心向黨筑平安
當晨曦微露,總有一抹藏藍的身影早早守候在校門口;當夜幕降臨,紅藍警燈依然閃爍在放學的路上。冕寧縣公安局全警巡防,以“護學崗”為紐帶,將平安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 。
“小朋友,書包拉鏈沒拉好,叔叔幫你拉上,別把作業本弄丟啦!”小男孩仰起頭,露出缺了一顆門牙的笑容:“謝謝警察叔叔!”
放學時分,一個小女孩緊緊攥住小方的衣角,怯生生地問:“叔叔,你會一直在這里保護我們嗎?”民警小方蹲下身:“當然會啊,只要你們需要,叔叔就會在.....”
護學崗上,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民警們用溫暖的笑容和耐心的叮囑,化解孩子們對陌生環境的緊張;用堅實的臂膀和堅定的步伐,守護他們平安抵達校園的每一步。
1月29日,廣場特巡警大隊執勤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小訪客”——一名走失的幼童。由于年齡尚小,孩子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信息,這讓現場的民警們倍感焦急。他們迅速啟動了“情指行”合成作戰機制,利用先進技術,成功核查出了幼童的身份,并迅速聯系到了孩子的監護人。當孩子安全回到家人懷抱的那一刻,所有的擔憂和緊張都化為了欣慰的笑容。
就在同一天,17時19分,濱河星城又傳來了一則女童走失的報警信息。冕寧縣公安局的巡防民輔警們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調取了周邊的監控錄像,仔細核實女童的身份信息。經過緊張而有序的排查,終于在18時04分成功聯系到了女童的監護人。當女童被安全帶回,與家人團聚的那一刻,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顯得那么值得。
這不僅僅是冕寧公安工作的日常,更是冕寧公安對人民群眾深厚情感的體現。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用無私的奉獻守護著每一個家庭的團圓和幸福。在這個寒冷的冬日里,他們的身影成為了最溫暖的風景線,他們的故事也成為了最感人的篇章。
民生冷暖掛心頭,救助服務顯真情
每一次伸出援手,都是對“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動詮釋;每一份真情付出,都是對社會和諧的堅定守護。民生冷暖掛心頭,救助服務顯真情,正是這份責任與擔當,讓社會充滿溫度。
1月31日,靈山寺景區內游人如織。上午10時許,巡邏組民警小方和小陳正在例行巡邏,突然接到一位游客的緊急求助:“警察同志,我的手機丟了,里面有很多重要資料,能不能幫幫我?”
看著游客焦急的神情,小方立即安撫道:“您別急,我們一定盡全力幫您找回手機!”他迅速將情況上報指揮中心,并聯系合成作戰中心協助。圖偵組的同事們接到任務后,立即調取天網監控,一幀一幀地追蹤游客的行動軌跡。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細致排查,終于鎖定了手機遺失的具體位置。
中午12時,巡邏組根據圖偵組提供的線索,在景區一處休息區找到了遺失的手機。當小方將手機交還到游客手中時,對方緊緊握住他的手,眼中滿是感激:“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有你們在,我們真的很安心!”
這一幕,只是冕寧公安全警立體巡防工作的一個縮影。無論是烈日下的徒步巡邏,還是深夜里的警燈閃爍;無論是幫助群眾找回遺失物品,還是化解矛盾糾紛,民警們始終用腳步丈量平安,用行動守護安寧。
全天候巡邏不停歇 守護城市晝夜安寧
用腳步丈量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用堅守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無論是烈日炙烤的正午,還是寒風凜冽的深夜,他們的身影始終穿梭在街頭巷尾,守護著萬家燈火。全天候巡邏,不僅是職責所在,更是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他們中,有人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有人帶病堅守崗位,有人甚至在巡防過程中因公受傷……但無論多苦多累,他們從未退縮。因為他們知道,每一次巡邏,都是對犯罪的有力震懾;每一次守護,都是對平安的無聲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