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眉州大道往西出城,早高峰最堵!”
“我們企業職工每天上下班進出城,洞子口那個地方堵得惱火……”
“除了路的問題,還有人的問題,駕駛人文明素養有待提高……”
3月14日上午,一場匯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出租車、美團外賣、滴滴網約車以及眉山城區各交警大隊等相關領域負責人的“治堵”會議在眉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舉行。現場,大家談感受、提建議、作批評、想辦法。一場計劃2個小時的會議,開了近3個小時都還“意猶未盡”。
直面問題
高峰期眉山城區這些地方最堵
座談會之前,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眉山主城區道路交通現狀及治理措施,并通過大屏幕展示了城區實時交通路況。
縱觀全市道路交通狀況,目前整個眉山中心城區早晚高峰期和惡劣天氣條件下,共存在6個重要擁堵節點、9個主城區主要擁堵路口。其中市民反映最多的主要有西來堰大橋節點、金象大道洞子口節點、岷江二橋節點等,這些堵點也引發現場代表們的共鳴。
“該路口是成樂高速、G351進入眉山主城區的第一個路口,車輛匯集較快,且路口無左轉專用通道,左轉車占直行車道排行,嚴重影響直行車輛通行速度……”針對上述擁堵節點,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根據掌握的大數據情況和前期實地走訪調查結果,逐一進行了科學分析和解釋。
對此,不少代表十分贊同。“我是一個老眉山人,當初眉州大道剛修好的時候,雙向六車道,寬敞大道暢行無阻,誰能料到,短短十多年,隨著城市的發展現在這條路都這么飽和了!”市人大代表夏榮升表示,他經常往返于眉山和丹棱,對西來堰大橋的堵點感受頗深。
數據顯示,眉山機動車駕駛人每年穩步增長,目前已突破107萬。目前全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53萬輛,增速迅猛。中心城區進出城車輛日均27.9萬輛,其中西來堰大橋日均流量10萬輛,占總進出城數量的35.8%;岷江二橋日均流量5.3萬輛,占比19%;金象大道日均流量3.5萬輛,占比12.5%。
代表建議
針對堵點,分類施策
“我家有兩個上學的娃娃,上學和放學時間段擁堵嚴重,建議通過學校宣傳、家校合作達成共識,比如都把車停遠一點,讓孩子走幾步,遠離擁堵中心。”市政協委員何鋒表示,這些需要多部門聯動解決問題。
“湖濱路挨著水車那頭,有兩個小區的出口,出來的車輛容易與紅綠燈口等候的車輛產生擁堵,建議合理規劃一下此路段。”企業代表胡加全說。
座談會一開始,各個代表紛紛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市人大代表柳聯森提出:“解決眉州大道西堰橋擁堵節點,建議適當縮減中間綠化帶,或者發展低空懸浮綠化,拓寬行車道。交警部門還可以拆除部分路段不必要的隔離護欄,緩解車輛在交叉路口調頭的壓力。”
“開門納諫體現了交警的務實作風,我們作為企業代表,迫切希望解決出城方向西通道的問題,眉山的工業企業目前大部分在城西,員工有好幾萬人,但目前只有兩條通道,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企業代表肖俊輝來自四川金象化工產業集團,他建議打通赤壁西路,從根上解決企業員工西向出城方向交通擁堵的問題。
“我們企業在眉山的高新園區,為了避開擁堵高峰,我們的班車現在每天早上7點40出發到廠區,晚上5點10分發車返回老城區,萬華大道靠近農林路附近,路邊有幾個石墩影響了通行速度,希望從細節入手,提高道路通行率。”萬華化學四川公司相關負責人張延東表示。
四川老壇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艷平建議:“上班時間,過了岷江一橋后會有點擁堵,建議在泡菜城博物館路口建一個小小的立交橋,從橋尾直接分流。”
近3個小時的時間,座談會氣氛熱烈,大家不僅結合自身出行經歷談感受,也從這些年眉山城市的迅速發展和道路交通的制約方面找原因,客觀分析,熱心建議。尤其是一些基層人大代表,他們曾多次到眉山的交通堵點實地調研,分析起來有理有據,一看就是行家里手。大家一致建議,相關部門應針對堵點,分類施策,分批治理,近期可以解決的迅速優化,暫時不能解決的,要遠期合理規劃。
部門回應
整合多方資源
細化整改落實
此次“開門納諫”共收集整理出三類意見與建議:第一,早晚高峰期和惡劣天氣條件下,眉山城區東西方向出城、幾大組團之間的關鍵節點車輛緩行,集中體現在6個擁堵節點;第二,城市廣大交通參與者安全文明素質還存在欠缺,車輛亂行、行人亂竄等現象還較為普遍,影響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正常出行;第三,城市道路規劃建設和交通秩序管理存在短板弱項,背街小巷車輛違停,影響周邊群眾出行。
以“開門納諫”破題,以“對癥下藥”答卷。“接下來,我們將對收集的意見和建議歸類匯總研判,篩選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議,能立行立改的優先完善,不能立即解決的分批調整。”眉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楊剛表示,一定以問題為導向,用行動抓落實,細化整改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將堅持“科學治堵、微創治堵、開門治堵”的基本原則,整合多方資源,推動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治理工作走深走細,不斷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環境,回應群眾關切,提升市民出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