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眉山天府公安書寫四篇文章 做優“警調銜接”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來源:眉山市公安局 作者:劉苘榮 發布時間:2020-07-07 12:35:09

        今年以來,眉山市公安局天府新區分局不斷強化政治擔當,建立“警調銜接”機制,以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為目標,建機制、善用人、設講堂、強預警,為眉山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穩定和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 

        圖片26.png

        圖片27.png

        創新模式 建立“警調銜接”機制

        信息共享、糾紛聯調是眉山天府公安“警調銜接”機制的關鍵和核心。今年以來,眉山天府公安創新“一社區(村)一(輔)警”模式,以“1+1+2+N”模式,即:1名機關民警+1名派出所民輔警+2個工作小組+N名紅袖標、巡防隊員,在新區60個社區(村)建設警務室,推動警力下沉、警務前移,劃片包村,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把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同時,眉山天府公安加強與民生和社會事業局、市場監管和綜合執法局、群眾接待中心等6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協調、配合,共享信息,聯動、聯調矛盾糾紛,成功化解新區重大項目的矛盾糾紛問題,受到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化解轄區內某建材公司資產清理等歷史遺留矛盾糾紛問題,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人盡其才 善用“編外人員”

        日前,眉山天府新區禁毒辦對新招錄的20名禁毒社工進行崗前培訓,推動打造一支專業型禁毒團隊,這是眉山天府公安伯樂識馬、善用“編外人員”的典型做法。眉山天府公安按照“知人善用、人盡其才”的原則,充分發揮20名禁毒社工和194名網格員及500余名巡邏隊員等“編外人員”力量,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基層服務,用真心、真情換取群眾的信任。同時,眉山天府公安還建立起復雜矛盾糾紛調解特邀機制,在調解復雜矛盾過程中,邀請村社干部、“鄉賢”等群眾心中有威望的人員參與,成功調解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257起,調解涉企、涉行業矛盾糾紛172起,化解“民轉刑”矛盾糾紛4起。

        圖片28.png

         廣泛普法 開展“法制講堂”

        “原來毒品的模樣千變萬化。”“吸食毒品、販賣毒品都是違法行為,嘗試不得......”這是眉山天府新區公安民警在視高街道社區廣場、鋼鐵菜市場等人流集中地開展送法宣傳后群眾發出的喟嘆。今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眉山天府公安組織法制、治安、刑偵民警進村社、進學校、進企業、進市場,以“法制講堂”和“流動課堂”的方式廣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等法律法規宣傳,營造了人人遵法、守法、學法、用法、護法的良好氛圍。除此以外,眉山天府公安掌握新時期信息傳播規律、渠道,活用“兩微一抖一頭條”平臺,精心制作發布法制宣傳短視頻、宣傳片,上傳宣傳資料45篇,及時向新區黨政、企業、高校、村社工作群眾推送,累計閱讀量131萬余人次,在提升全民法律意識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矛盾糾紛的發生率。

        圖片29.png

        未雨綢繆 強化“矛盾預警”

        微信圖片_20200707124232.png

        6月中旬,眉山市公安局天府新區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成功預警一起因勞資問題欲聚集上訪事件,在預警的同時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妥善化解了這一上訪事件,這是眉山天府公安又一次及時發現矛盾隱患,成功預警處置的案例。今年以來,眉山天府公安主動出擊,把矛盾糾紛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防范轉變,堅持“預防為主、調解為先、爭取主動、防止激化”的工作原則,聚焦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征地拆遷、勞資糾紛、購房糾紛等涉農、涉眾、涉企矛盾,開展經常性排查、集中式排查、全覆蓋拉網式排查,主動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處理,成功預警35次,涉及行業及重點項目20余個,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為眉山天府新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構建了和諧、穩定的環境。(劉苘榮)


        責任編輯:趙興宇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天等县| 民勤县| 茶陵县| 洛扎县| 合川市| 胶南市| 河间市| 金平| 开原市| 万源市| 常宁市| 盈江县| 呈贡县| 澄城县| 崇左市| 龙口市| 浠水县| 北流市| 沈丘县| 光泽县| 绥棱县| 永和县| 宿松县| 遂川县| 安图县| 邵阳市| 怀仁县| 页游| 六枝特区| 葫芦岛市| 龙山县| 铅山县| 奎屯市| 鲁山县| 府谷县| 镇雄县| 察隅县| 叶城县| 赞皇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