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成都市雙流區公安分局公職律師團隊如約而至的來到雙流區人民法院智慧書院舉行了第一期耕讀會——非法證據排除專題,該區公安分局副分局長阮立波及全體公職律師參加了此次耕讀會。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源自于英美法,于20世紀初產生于美國。當今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大都制定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它通常指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使用非法行為取得的證據不得在刑事審判中采納的規則。“非法”者,本為非法取得之意;“排除”者,初指非法證據不得在刑事審判中采納為不利于被告的證據,后擴大到包括在審前程序中不得以非法取得的證據為根據簽發逮捕證和搜查證等司法行為,以及被告方可以法院未排除非法證據為由進行上訴和請求最高法院審查案件。
首先,由分局法制大隊副大隊長陳曉雪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聞名全球、被稱為“世紀大審判”的辛普森殺妻案和1998年轟動整個警察界的杜培武案。
會后,公職律師團隊每個律師就兩起殺妻案根據“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和“排除合理懷疑”兩個方面,進行唇槍舌戰,從司法與媒體的關系、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辯護的意義這三個維度,來討論刑事審判與社會關系關注之間互動的邏輯關系。
公職律師邱楓:作為基層司法人員,技術操作層面的借鑒更加直接。案例中被推翻的證據,都是我們曾經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比中美司法程序和效果,我國偵查技術不可謂不先進,法制不可謂不完備,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實施正是貫穿于司法人員的邏輯、經驗和道德良知中.....
公職律師王宇:所謂案件事實,是被人為通過某種方式還原的“鏡像表現”。任何一個案件事實都可能被完整表現、部分表現甚至錯誤表現........
公職律師馬永乾:結合到自身的日常工作,就是無論是在程序上還是實體上,都不要輕易的受到案外因素或者其他壓力的影響,確保我們的案件不出現冤假錯案,也確保我們經手的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公職律師朱永峰:無論辛普森案還是杜培武案,我們都付出了“代價”——那就是正義的缺失。可換個角度看,辛普森案同時也是黑人們的一次“勝利”,是種族制度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杜培武案的發生讓“法治”又一次深入人心.......
公職律師王穎:“有法可依”是基礎,“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是公安民警的神圣使命,我們作為基層一線執法者,嚴守第一道關口,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一要嚴”修身”,二要嚴“執法”,常存正義之心,我們要本著最大的善意將“書本法律”變為“實效法律”.....
公職律師董旭峰:法律賦予我們的是,運用正當的程序得到正確的實體結論,一切證據的獲得都是建立在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肆無忌憚,無所顧忌最終導致的是冤假錯案的發生,立足本身、結合實際,努力辦好每一起案件......
公職律師張果: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要實現法治的公平正義,必須堅持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時高效。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這才是人民心中最“大”的正義!........
法制大隊李松:我們不能只苛求司法制度的天衣無縫,更應該注重司法工作者的素養培樹,否則就會變成教條的法律機器........
法制大隊李駿非:辦案過程中收集證據的程序合法性和實體合理性都至關重要,二者之間存在必然的關聯性,一環扣一環,但凡能夠把關鍵的二個重要性做好,那么案件也能夠保證訴訟質量......
最后,副分局長阮立波告誡大家:一是偵查人員必須將以證據為核心的偵查觀念貫穿于整個偵查過程,并且使所收集、固定的證據客觀、真實、全面,經得起庭審的質證;二是注重對無罪證據的收集;三是嚴格落實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糾正辦案人員違法取證行為,保證言詞證據的自愿性,從而達到定罪處罰的準確性。(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