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21時許,井研縣高鳳鎮同力村13組兩戶村民因打架報警。該村離轄區派出所近30公里,出警需要先開車半個小時,再步行20余分鐘。接到報警后,派出所迅速通知該村輔警陳超前往先期處置。“過去處理這類警情最少要來回折騰一晚上,但駐村輔警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很快化解了這起矛盾糾紛,既節約了警力,又在第一時間解決了問題。”研經派出所所長彭睿深有感觸地說。
這是井研縣公安局“一村一輔警”工作全面推行后發生的顯著變化。
基層派出所警力有限,如何補齊農村治安防控短板,破解警力不足的掣肘,真正打通農村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12月,井研縣公安局“一村一輔警”三年規劃建設2020年招錄的首批50名駐村兼職輔警全部上崗,“一村一輔警”工作全面啟動。
圖為三江村輔警稅剛榮調節家庭糾紛 瞄準“難點” 有益探索 井研縣為丘陵農業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農村散居、留守情況較為普遍。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違法犯罪誘發因素急劇增加,農村矛盾糾紛調解、特殊人員管理服務任務與治理力量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基層警力不足和新形勢下打擊、防范的任務越來越重的矛盾日益突出。井研縣公安局搶抓市域社會治理的機遇,從基層視角謀劃,率先推行“一村一輔警”工作機制,積極破解當前農村社會治理難題,有效推動事后處置向事前預警轉變。 推行“一村一輔警”工作,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補齊農村治安防控短板,探索實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圖為三江新勝村輔警彭瑞調解鄰里糾紛 踩準“步點”有序推進 井研縣公安局高站位決策、高級別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城鄉基層治理的決策部署,緊扣縣委“126”發展戰略,結合城鄉基層治理“十大行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爭取黨政支持,構建起了“黨委政府主導、部門綜合保障、公安管理使用”的警務新格局。在組織專門力量對全縣治安形勢進行專題調研的基礎上,以“專職輔警”和“兼職輔警”相結合的方式分三年(2020、2021、2022)逐步實施完成。 2020年在21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全縣17個重點村(社區)先行試點建設“一村一輔警”平安工程的方案,完成全縣“一村一輔警”建設完成40%; 2021年完成70%,實現通過基層工作信息化、精準化助推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打擊犯罪能力跨越式提升; 2022年完成100%,全面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體系的組織力、動員力,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預期目的。 2020年12月17日,井研縣公安局對“一村一輔警”三年規劃建設2020年招錄的首批50名兼職輔警進行職業道德規范、常見警情處置、公安保密法、基本法律知識等方面開展集中崗前培訓。這標志著井研縣公安局“一村一輔警”工作全面規范化開啟。 圖為打鼓灘村輔警余河開展交通勸導 抓住“重點”有效落實 “一村一輔警”作為鄉村警務改革的新途徑,開創了鄉村警務治理新格局。井研縣公安局按照“政治過硬、群眾基礎好、熟悉當地情況”的原則,專職輔警招錄對象堅持是熟悉本地情況、具有一定群眾基礎、工作能力和文化程度的標準,有一定群眾基礎人員;兼職輔警由有一定群眾基礎,在本村(社區)居住和熟悉本村(社區)情況的本村(社區)村、組(社區)干部兼任。熟悉本地人,知曉本地事是井研“一村一輔警”最大的優勢。新鮮力量的注入,也有效緩解了長期困擾基層警力不足的問題,也確保了“一村一輔警”能長期堅持、效果好。目前,全縣8個農村派出所的平均警力從12名提升到18名。 嚴把職責關:明確了駐村輔警的角色定位:在屬地派出所和責任區民警的領導下,參與本村社會管理、人口管理、維護治安、服務群眾等輔助性工作。擔負“治安防范組織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情報信息收集員、基礎信息的采集員、法律政策宣傳員、服務群眾聯絡員、交通安全協管員、重點人員監督員”八大角色。 嚴把培訓關:堅持集中培訓和日常培訓相結合,以矛盾排查、信息收集、群眾工作、法律知識、防護技能等為重點,組織政工、治安、巡特警、交警、法制等警種部門對村警進行集中培訓,派出所負責日常業務培訓和體能訓練,提升村警整體素質。 嚴把管理關:由公安局具體組織負責駐村輔警的日常管理,制定了《井研縣公安局駐村輔警管理辦法(試行)》、《井研縣公安局駐村輔警考核辦法(試行)》,嚴格實行績效與待遇掛鉤,確保隊伍健康發展,充分發揮作用。 凸顯“優點”有力體現 1月24日,周坡鎮石馬村7組一村民家中起火,該村駐村輔警徐杰迅速趕到現場參與救火,最終成功控制火勢撲滅火情。周坡派出所所長陳榮繁感慨到:“在確定該戶具體位置的前提下,派出所出警至少要半個小時才能達到現場,而駐村輔警僅在五分鐘之內就達到現場參與救火,真正做到了‘防患未然’。” 圖為石馬村輔警徐杰撲滅火情 井研“一村一輔警”模式就是將警務工作遷移到村組,有效延伸公安機關打、防、管、服觸角,為全縣農村治安筑好“第一道防線”。隨著“一村一輔警”工作的全面開展,駐村警力走到田間地頭,在基層綜治一線“遍地開花”,將公安機關的“打防管控服”工作落實到村村戶戶,實現了對基層矛盾糾紛的調處由“事后處置”到“事前預防”,很多矛盾隱患因駐村輔警的主動介入得到快速化解,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預期目的。實踐證明,“一村一輔警”是伸向農村治安管理的神經末梢,也是破解農村社會治安管理難題的有效舉措。他們充分發揮哨前作用,第一時間化解矛盾、處置警情,實現了警務、服務前移。 井研“一村一輔警”運行以來,共走訪群眾1萬余戶,登記維護實有人口信息5萬余條,開展反詐、禁毒等法治宣傳500余次,調解矛盾糾紛127起,排查各類安全隱患340余件,協助破獲盜竊案件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為群眾挽回損失2.3萬元,實現了警務觸角前移,大大提升了農村基層法治建設的效能和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