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是從農村中走出來的大山的孩子,成長于鄉野,塑形于鄉村,對農村的熱愛成于天然,對農民的情感發于本心。2022年1月,剛到簡陽市店子村工作時,我便開始對比自己的家鄉和駐村的“第二故鄉”的不同,并將工作事務寫成駐村日志,開始思考如何能做好農村工作、幫助村民增加收入。
成都市公安局大保支隊駐村選調生顏攀宇
葆一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初心,做獻智出力的“參謀者”,把握發展“關鍵點”
“大學生,你是特派員哦,來了幫我們想一下我們村有沒得其他增收渠道,把現在沒得人種的地都利用起來哦。”到村上第一天,村黨總支書記伍玉國同志就把我拉住這樣問我。
從未從事過農村工作的我對伍書記的話并不十分理解,心想我成長的鄉村早就實現小康了,這里肯定更好。但隨后的入戶走訪改變了我的看法。耗時6個月,通過入戶、電話等形式,我走遍了全村1095戶人家。與村民們的交談中,我發現大部分人都存在持續增收乏力的問題。店子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且業態單一,多數土地流轉給承包商種植西瓜、花椒,每年固定領取土地租金,百余畝土地撂荒。作為簡陽特色養殖產業,全村僅有2家專業養魚戶、1家大耳羊專業養殖戶。村民們無奈說道:“養魚前期投入成本高,沒得那個經濟實力;養大耳羊又很麻煩,割草、放羊,還很臭?!贝送?,村里的脫貧戶大部分都患有糖尿病、癱瘓等疾病,需要長期看病吃藥,花掉了大部分積蓄。并且,村里開展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措施也不夠,以致于多種因素交叉影響后出現脫貧基礎不夠穩固的問題。
看到這些問題,我明白了伍書記的期望,更加堅定了要為店子村做些實事、利用各類資源改變店子村現狀的決心,要真正發揮自身所能,不負囑托,將振興鄉村這一初心深扎店子村。
成都市公安局大保支隊駐村選調生顏攀宇
激一份“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做躬身為民的“勤務員”,落實群眾“需求點”
“大學生,不是我不想出去掙錢啊,確實是我這個病讓我只有在屋里躺起,娃娃去種地,但是又沒得經驗,產量都不咋好?!弊咴L農戶時,脫貧戶楊某某這樣給我說。緊接著隊長楊招國同志拉著我說:“大學生,你有文化,要幫我們想辦法哦,我們村上讀過書的都去出去了,沒得幾個年輕人在家里種莊稼的?!?/span>
在基層,農民朋友最講究一個“干”字,基層群眾最看重一個“實”字。針對因患病導致收入相對較低的村民,我積極為他們申請低保和臨時救助等福利,盡力幫助村民減輕困難。同時,我查閱資料、拜訪農業農村局、調研經濟強村,試圖為村民們找到一條優勢發展道路。俗話說,“千金在手不如技在一身”,要穩固脫貧基礎,就必須從技能提升入手,助力再就業能力提升。我積極銜接成都家園行動公益服務中心,邀請農科院專家開展氣候友好型水稻、小麥種植和土壤培訓,提升水稻和小麥種植戶專業程度,為培育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鋪路。如今,已開展10畝氣候友好稻米試驗田種植,舉辦了第一期土壤環境友善管理培訓,并整治完成了133.5畝撂荒地,全部實現復耕。建議村委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健全外來社會資本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和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當前,已吸引農戶積極參與到集體經濟發展中來,實現集體經濟組織小麥種植781畝,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一年多來,我積極動員志愿者、銜接外來社會組織參與全村工作,以健全和發揮黨建引領、“一核多元”的治理機制。如今,店子村已組成20人的志愿者團隊,已吸引小麥種植合作指導協會、病蟲害預防專家、生豬養殖等團隊指導工作,為店子村基礎農業提供了有效支撐。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在全村開展了普法課堂,動員了50余人參與學習,既豐富了村民的法律知識,也為未成年人埋下了崇德尚法的種子。
成都市公安局大保支隊駐村選調生顏攀宇
筑一種“追風趕月莫停留”的使命,做聚才引智的“辦事員”,厚植外來“支撐點”
“現在有些工作,光靠我們村委幾個人做也做不過來,有些新品種的種植、養殖上專業點的東西,我們也是懵懵懂懂的?!贝逦瘑T楊勇建同志在閑聊時說道,其他村干部也附和:“經常都會遇到一些搞不懂的問題,現在搞的糧食作物種植講科技,我們還不是沒整過。”
從現代化都市回到樸素農村,從人民警察轉變為農村干部,并兼具著“一村一警”工程的責任,在這個歷練成長的道路上,我必然會遇到更多不懂的問題,于是伴隨著使命,又開始了新的探索。店子村交通便利,東臨金堂縣竹篙鎮,毗鄰成南高速,處在成都市一小時經濟圈范圍內,可以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便提議開展“新農人、新村民”探索,搭建“共享田園”模式,通過認養土地或支持鄉村特產的方式發展新農人,采取自耕自種、認種認養、代耕代種等方式,引入城市客群在鄉村體驗、生產、生活及消費,依托百畝西瓜地、千丘沃土、水庫等優勢資源,發展休閑游、采摘游、健身游等新業態。同時,積極動員在外黨員回鄉工作、創業。如今,已有2名從店子村走出去的大學生黨員回到農村開展村務、養殖等工作,取得了人力資源的第一步勝利。
扎根泥土,方可感受大地之沉穩厚重,店子村取得如今的成績,鼓勵著我繼續為店子村抽丁拔楔,在這一片希望的田野上,初心依舊,熱情不減,進一步筑牢鄉村振興的使命。
作為一名選調生、一名人民警察、一名駐村干部,我們唯有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提高對農村的歸屬感,把農村事當做自家事,以百分百的桑梓情懷,因地制宜謀發展,才能在基層廣闊舞臺成長成才,才能以青春之我貢獻青年才智、以選調之名服務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