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鄰水縣豐禾鎮關口村甘樹軒家的農家小院格外熱鬧。幾位村民圍坐院壩樹腳下品嘗新泡的茶水,談笑間話起村里的新變化:“現在水干凈又好喝哦!”這份暢快,源自鎮里實施的引水工程。而在不遠處的福利村,同樣感受著欣喜:“污水有去處,路上再也聞不到臭味了!”兩村的變遷,正是豐禾鎮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推動民生工程落地的生動寫照。
干群圍坐在院壩喝茶聊天
關口村:蓄水解民渴
時間撥回去年8月。那時,季節性持續干旱讓地處高坡的豐禾鎮關口村共4個組的村民犯了難——飲用水剛剛夠用,只能維持煮飯、飲用等基本需求。然而,洗衣、淘菜、打掃衛生等生活用水卻成了難題,村民們不得不前往河邊排隊挑水,來回要半個小時。
豐禾鎮關口村村民甘志茂告訴大家:以前沒有安水管的時候,真的是麻煩得很。
山區大型蓄水罐
問題迅速上報后,豐禾鎮黨委、政府協調相關部門將其列為重點民生訴求。很快,鎮、村干部與村民達成一致:購置大容量蓄水罐抗旱。從聯系廠家、選址安裝到調試投用,干部們爭分奪秒,僅用二十余天,便安裝大容量蓄水罐6個,安裝管道3500余米,將清澈甘泉送到四個組、100余戶村民家門口,徹底解決了200余村民干旱用水難問題。
豐禾鎮關口村三組村民甘樹軒告訴筆者: 現在我們打開水龍頭就有水了,淘菜、洗衣服很方便!
豐禾鎮關口村村民楊小華動情地說:對啊,現在不僅吃水也方便了,村子的環境也變好了,住在鄉下感覺舒適。
山區群眾用上自來水
福利村:凈水潤心田
與關口村相距不遠的福利村,也曾為生活污水困擾。
豐禾鎮福利村村民甘元波:以前這一截是污水橫流,沒處理之前直接流到河里面去,大家走路散步時看見明溝里污水黢黑、很臭,群眾怨聲載道。
轉機始于2025年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豐禾鎮黨委、政府向上爭取投入67萬元,鋪設污水管網,建成集中式處理池,然后引流到污水處理廠,解決了約50余戶村民的生活排污難題。如今,處理廠內設備高效運轉,格柵間、生物反應池等各司其職。
污水處理廠正在處理污水
豐禾鎮福利村村民汪鳳成:現在好了,污水都排進污水廠里去了,我們出來散步路面很干凈整潔,也聞不到臭味了。
在豐禾鎮污水處理廠行政主管劉川告訴筆者: 我們的污水處理廠采用先進工藝,對收集來的污水進行沉淀、過濾、消毒等多道工序處理,確保達標排放。
污水經處理后排入河道
背后:民生冷暖總關情
從爬坡上坎到河邊排隊取水到水龍頭流出清泉,從污水橫流到干凈整潔的路面,豐禾鎮關口村和福利村的這些變化,是豐禾鎮推進民生工程建設的生動縮影。一個個民生項目的落地實施,不僅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更拉近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
豐禾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沈丹楓: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無論是解決關口村的季節性飲水困難,還是推進福利村的污水治理,都是我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接下來,我們將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雙腳丈量豐禾,用心聽取民意,持續化解民憂,盡全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筆者手記:村民端起茶水的笑容、處理廠負責人自豪的講解、鎮領導堅定的承諾,無不傳遞著同一個信號:民生工程是連接政府與百姓最溫暖的橋梁。這清泉流淌的“方便”、污水歸管后的“潔凈”,看似微小,解決的卻是最迫切的難題,凝聚成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期盼更多這樣的改變扎根鄉土,讓幸福畫卷在田野間綿延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