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閬中市南街社區位于古城核心區,現有居民1.36萬人。其中,老人、兒童、下崗工人等弱勢群體占65%,少數民族居民占30%。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社區用心做好群眾工作,用情解決群眾難題,著力建好古城旅游前沿地。
一、以"大學習"錘煉黨性,發揮基層組織"核心力"
采取社區集中學和小區、院落、問題現場分散學以及送學到家等方式深化"大學習",引導黨員干部在"四大行動"中發揮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一是開展"黨員亮身份"行動。優選168戶黨員戶,張貼"共產黨員戶"標識牌,要求全體黨員佩戴黨徽,面向群眾和游客集體亮相,帶頭示范,接受監督。二是開展"黨員示范店"掛牌行動。對由黨員經營或有黨員工作的店鋪,掛"黨員示范店"牌,打造誠信商鋪,發揮"一店帶動一片"的示范引領作用。三是開展贈送"黨員政治生日賀卡"行動。把入黨日作為黨員政治生日,社區黨委每年向所有黨員贈送政治生日賀卡,提醒其不忘入黨初心、牢記黨員義務。四是開展"黨員積分制"管理行動。對黨員"三會一課"學習、志愿服務、履行義務、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配合社區工作和日常生活表現等情況動態記錄,實行百分制考評,并將結果公示。對考評積分在95分以上的評為優秀黨員、70分以下的進行組織談話。
二、以"大討論"凝聚民心,激發居民自治"內動力"
圍繞建設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社區工作怎么干、困難群眾怎么幫、基層治理怎么辦、社區干部怎么當"開展"大討論",完善了"五大機制"。一是"五老助五失"志愿服務機制。建立"老干部聯絡民情,幫助失業居民;老戰士文明巡防,幫助失管青年;老專家調解矛盾,幫助失親家庭;老教師校外輔導,幫助失學少年;老模范帶頭宣傳,幫助失足人員"機制,帶動居民參與社區管理服務活動。二是居民聯防工作機制。建立80個居民"聯防"組,采取"一組一方案、一組一演練、一組一巡邏、一個鏍絲一個眼、一季一評比"機制,消除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三是居民互幫互助機制。成立"黨員干部幫扶隊",對困難群眾開展"一幫一"活動;成立"志愿服務隊",義務為古城游客指路、講解;成立"姐妹幫幫隊",與鄰近家庭結對互幫互助;成立"古城和事姐調解隊",組織有威望、懂法理、善溝通的熱心女同志走街串巷調處矛盾。四是還權于民評定機制。對居民關注的低保、公租房補貼、大病救助等熱點問題,堅持到小區院落現場評定,讓居民評選,讓群眾監督。五是干部作風居民評價機制。借助居民微信群、QQ群、公開欄等平臺,每季度發布社區干部工作情況,接受群眾評議。
三、以"大調研"破解難題,奏響社區治理"最強音"
堅持問題導向,積極開展調研走訪,努力答好"三張考卷"。一是答好居民滿意卷。以"大調研"活動為契機開展深入走訪,解決了居民重點關注的公廁改造、燃氣壓力不足、古城消防安全等民生問題17件。二是答好社區和諧卷。積極推進民生民事民主化辦理,560戶困難群眾得到幫扶,610戶鄰里關系得到改善,31起矛盾糾紛得到調處,社區更加穩定祥和。 "7.11"洪災,社區近千名居民自發參與抗洪搶險,20多戶居民主動無償送餐、送水慰問搶險隊伍。三是答好古城形象卷。通過活動的開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建設,傳承古城文化,爭做古城形象代言人,居民臨街晾曬衣物、越門占道經營等現象幾乎絕跡。組建老年舞蹈隊、老年合唱團、老年引游隊等,"零距離"服務居民和游客,提升了古城旅游的內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