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行俠”先鋒志愿隊隊員忙著搬運物資。新都區大豐街道供圖
7月23日,盡管是周六,成都市新都區大豐街道封控區圣采·泊尚小區北門,中通快遞“小哥”、“豐行俠”秦頂樹負責的6人志愿小組忙個不停。他們負責的小區17、18棟被劃定為高風險區,來往物資繁多,當天已搬運了1000多件物資。
和他們一樣,在圣采·泊尚其他18棟中風險區域當志愿者的“豐行俠”們也忙碌了一天。最大物品投運量的南門,當天搬運了3000余件。
突發疫情
面臨人手不足等問題
大豐街道位于新都區南部,外來人口超過40萬人。轄區內有美團、順豐等10余家配送企業、2000余名相關從業者。2020年10月,大豐街道為這些快遞人員起了一個新名字——“豐行俠”,賦予了一個新身份——社治志愿人員。
7月17日,成都新都區突發本土疫情,被劃定為中高風險區的圣采·泊尚小區有20棟高樓,在防疫工作剛啟動時,出現了人力不足的情況。
“剛開始實施臨時管控時,機關干部、社區黨員全部都安排到一線去了,但人手依然不足,連幫忙運礦泉水的人都抽不出來了。”新都區大豐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肖繁說道。
踴躍行動
300余名“豐行俠”協助防疫
怎么辦?新都區向全體快遞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發布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議書,積極組織動員“豐行俠”參與疫情防控。
“看到倡議書,我和同事們就立馬報名了。”中通快遞的李艷說道。
“豐行俠”們踴躍行動起來。除保障日常快遞投送,300余名“豐行俠”被抽選出來,協助社區、小區做防疫工作,其中44名黨員及骨干組建“豐行俠”先鋒志愿隊,投入到圣采·泊尚防疫一線。
“幸好有‘豐行俠’先鋒志愿隊來支援。”肖繁說,在圣采·泊尚小區,44位“豐行俠”負責4個門,或協助開展核酸檢測,或幫居民測溫亮碼。
“豐行俠”還自帶“裝備”,其中就有往返于生活物資接收點與小區之間的電動三輪車,專門用來運輸居民所需的生活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