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童年的“五毛”零食向健康化飲食進發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22-09-26 10:24:55

        提到辣條,不少人將其與“垃圾食品”掛鉤,那股咸、甜、辣交織的獨特味覺刺激征服了一代人,但也使其注定難逃高油高鹽、高添加劑的“原罪”,以及人們對辣條食品衛生安全的擔憂。

          辣條的味覺刺激與安全健康,真的不能兼得嗎?近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調味面制品行業標準發布會暨產業高質量發展探討會”上發布了QB/T5729-2022《調味面制品》行業標準(以下簡稱行業標準),行業標準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除了明確規定食品安全相關指標外,還對減鹽降脂指標作出了明確要求。在該行業標準之下,曾經的“五毛”辣條將要“瘦身”,生產工藝持續提高,辣條食品也將朝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發布“行業標準”

          辣條更健康、更安全

          相較于調味面制品這一稱謂,大家對于“辣條”這個名字可能更加熟悉。作為眾多人心目中的童年記憶之一,不少“80后”“90后”小時候都在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買過“五毛”一包的辣條,都有與同學分食一包辣條的童年記憶。

          隨著人們對食品健康的關注,休閑食品健康化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拒絕辣條?!袄睏l是小時候最喜歡的零食,真是對它又愛又恨,麻辣咸香的口味讓人欲罷不能,但是又擔心吃了不健康。”黃女士說,自己自從懷孕后就再也沒有買過辣條,一個是健康意識的提升,另外也有減肥、養生的需求,健康、低脂成為她購買休閑零食較為看重的因素。

          一向被認為是“高油、高鹽、高添加”的辣條行業不得不“減添加”應對挑戰。據了解,該行業標準對調味面制品作出明確定義,即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配料、擠壓熟化、成型、調味、包裝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食品名稱也可標注為辣條,應同時標注產品真實屬性名稱調味面制品。

          針對辣條“高油、高鹽、高添加、低營養”的痛點,在發布的該行業標準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品種的數量減少七成以上,鹽的含量下降了17.7%,不超過6.6%;油的含量則下降了10%,≤27g/100g。

          該行業標準還明確規定了調味面制品的范圍,對感官、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等指標作出了具體規定,并明確規定了相應的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規范。同時,還對原料的感觀和理化指標作出了明確要求。生產企業要通過技術革新和進步實現減鹽降脂指標,而且不影響產品的貨架期。

          看營養標簽

          但也不能超量食用

          辣條健康化能否招攬更多的消費者?記者進行了走訪。潘女士表示,自己一直喜愛辣條,如今辣條能夠撕下“垃圾食品”的標簽對她來說可以放下顧慮,放心購買了。“以前少吃就是因為不健康,現在健康了一定會買啊?!迸伺空f。不過,對于辣條產品健康化,潘女士認為,除了要符合國家的標準,企業還應該關注消費群體的健康與更多需求,關注產品的營養成分,在原料調整、產品研發、營養健康、低脂瘦身方面多發力,這樣消費者一定會越來越多。

          那么辣條又該怎么吃才健康?今年5月份,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膳食準則中新加入“會烹會選,會看便簽”一項。陜西省中醫醫院營養科專家尹薇介紹,只有了解各類食物的營養特點,才能挑選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只有學會通過比較食品營養標簽,才能選購較健康的包裝食品。購買“健康化”的辣條時,大家也一定要學會看營養標簽,選擇健康的辣條。

          另外,任何食物都應食之適量。如今大家可選擇的食品花樣多,很容易導致能量、油、鹽等攝入超標,增加超重、肥胖的發生風險。不能覺得辣條健康了就超量食用,同樣會導致攝入超標。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平谷区| 浠水县| 驻马店市| 逊克县| 科技| 曲沃县| 夏邑县| 湖北省| 波密县| 靖州| 扎鲁特旗| 崇左市| 阳信县| 文成县| 太和县| 东光县| 广宗县| 翁牛特旗| 永和县| 德兴市| 广德县| 准格尔旗| 大厂| 大邑县| 黄陵县| 莱西市| 屏东县| 南陵县| 丹巴县| 勃利县| 神农架林区| 石阡县| 太谷县| 大田县| 遂溪县| 尼玛县| 巴楚县| 寻甸| 乌鲁木齐市|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