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仁壽法院鐘祥法庭巡回審理一起贍養糾紛案,“以案說法”進行普法宣傳,受到群眾好評。
原告張某某與丈夫曹某某(2018年病故)婚后育有五個兒子,曹某甲,曹某乙,曹某丙,曹某丁,曹某戊。五人均已八十高齡,無任何經濟來源,同時也已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除被告曹某甲曾照顧過原告外,其余四名被告均相互推諉,拒不給付原告生活費、護理費和醫藥費,也不愿照顧原告。7月14日,原告訴至鐘祥法庭,要求五被告盡贍養義務,并平均承擔自己和丈夫曹某某的醫療費以及曹某某的喪葬費。
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通過走訪,了解到五被告因拆遷款分配未達成協議,故互相推諉,不愿贍養老人張某某。鑒于贍養問題在農村較為常見,為了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8月19日上午9時30分,仁壽法院巡回法庭在村委會開庭,村干部及部分村民旁聽庭審。在當庭調解過程中,辦案法官告知被告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后果,并對五名被告進行耐心勸導、釋法明理,后各被告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原告現場達成調解協議,案結事了。
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敬老孝老養老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本案中五位被告因為拆遷款分配的問題不愿意承擔贍養義務,于情于理于法不容,通過這次巡回法庭就地審理,一方面教育了五被告,促其自省,另一方面也給當地人民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起到了教育警示的作用,同時更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近年來,鐘祥法庭不斷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重視農村案件的巡回審判和調解工作,通過巡回審理,減少當事人訴累,強化轄區內群眾知法、守法意識。(彭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