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眉山市:創新法治宣傳形式 打造法治宣傳品牌

        來源:眉山市司法局 作者:彭欣 廖秋菊 發布時間:2020-12-22 14:50:14

        “小小筆記本,傳遞大學問。什么是憲法?憲法和普通法律有什么區別?我們都可以從這本《學法筆記》上知道,還可以把平時學到的法律知識記在上面。”在眉山市“憲法法律進學校”宣講活動中,普法工作人員向小學生發放筆記本時說道。

        圖片4.png

        “七五”普法以來,該市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通過推出法治形象代言人,構建立體法治宣傳網絡,繁榮法治文藝作品,豐富法治文化生活,創新法治宣傳形式,開展專項法律服務,講好眉山普法故事,提升法治宣傳實效……

        圖片5.png

        深入挖掘本地資源

          打造“東坡法治文化”品牌

        推出法治形象代言人。以宋文化為背景,設計推出卡通人物“普法才子”,讓法治文化活起來,讓“普法才子”成為眉山法治宣傳的代言人。制作帶有“普法才子”的學法筆記本、書簽、紙杯、日歷、雨傘、宣傳扇、環保袋、圍裙、文化衫等法治文化用品82萬份,編印普法讀本96萬冊,免費發放到群眾手中。

        構建媒體普法矩陣。以《眉山日報》“法治眉山”專刊、“眉山普法”、“清風揚眉”、“四川法制網·法治眉山”欄目等平臺為主體,利用門戶網站、微博微信、手機短信等,搭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法治輿論宣傳網絡。

        創作法治文藝作品。重點培育東坡“心連心”藝術團,創作快板《普法宣傳下鄉來》、小品《調解》、川劇《東坡畫扇判案》等法治文藝作品296個,開展“法潤天府 法治文藝進萬家”巡演活動273場。

        拍攝法治微視頻。廣泛組織開展法治微視頻、微電影征集展播活動,選送《“憲”在,我保護你》《法與情》《小院大作為》等優秀作品到省上參賽。5部作品進入四川省“我與憲法”法治微視頻、微電影大賽網絡投票環節,其中2部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動漫作品《服務大局普法行之稅法篇》獲十六屆全國法治動漫微視頻提名獎。

        打造法治文化陣地。采用法治典籍、格言警句、圖說普法等形式,打造“和諧眉山”法治宣傳長廊、龔村法治文化旅游示范村、青少年毒品預防互動體驗館、法治文化主題廣場、法治文化墻、法治文化院壩等330余個。

        圖片6.png

        突出法律服務特色

          打造“以案釋法”品牌

        組建5個“法律跟著矛盾走”專項服務隊,分別深入全市矛盾糾紛第一線,圍繞勞資、國土資源、融資借貸、工業企業、住房城鄉建設五大重點領域,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專項普法宣傳122次,化解矛盾糾紛85602件,提供法律服務160萬余人次,受到省領導和司法廳領導的充分肯定。

        組建2個“依法治市 法在身邊”巡回宣講團,由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領導擔任團長,20個職能部門業務骨干和36名優秀律師為成員,深入714個村(社區)、面向130余萬名群眾開展“菜單式”巡回宣講。

        深化拓展“調解一次糾紛,上好一堂法治課”活動,選取300余個典型執法案例公開調解,組織開展現場觀摩活動1.5萬余次,旁聽群眾150余萬人次。

        主動服務脫貧攻堅

          打造“法治扶貧”品牌

        圖片7.png

        培養法律明白人帶頭學法守法,從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退休黨員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村民中培養4800名看得懂法律、講得出道理、用得來政策的“法律明白人”,帶頭宣講精準扶貧惠民政策和“脫貧致富需守法”理念。

        壯大人民調解員隊伍,化解矛盾糾紛,建立“三人調解小組”316個,調解錯退漏退、易地搬遷土地糾紛等案件。

        選派法律顧問維護合法權益,選派400余名法律顧問向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參與化解疑難矛盾糾紛,為貧困村依法解決土地流轉糾紛,為農民工討薪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

        圖片8.png

        抓住重點普法對象

          打造青少年“法治+”品牌

        法治+課堂。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各學校全面配備法治副校長,每校每學期舉辦法治專題講座2至3次。編印《中小學生學法用法讀本》《憲法在我心中》等校本教材3萬余冊,開設《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等課程。開展中小學法治教育課優秀教案評選,為廣大法治課教師提供展示和學習交流的平臺。

        法治+實踐。采用大型弧屏、全彩LED屏、VR、智能機器人等電子設備,設置“闖關任務”“故事解說”“探秘憲法”等50余個展項,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組織60余批次2萬余名青少年參觀體驗。組織中小學生旁聽“陽光司法審判”3次、參與“模擬法庭”50余場次,零距離觀摩、參與庭審。實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6起,成功調解涉及青少年矛盾糾紛32件。

        法治+家庭。舉辦家長法治教育培訓班,開展“小手牽大手”帶法回家主題活動。通過家訪、家長會、微信、QQ群、宣傳資料等途徑,向家長宣傳普法知識20萬余人次,鞏固擴大法治教育效果。(彭欣 廖秋菊)


        責任編輯:王菡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广元市| 萍乡市| 正镶白旗| 孝义市| 潢川县| 灵台县| 德安县| 防城港市| 正镶白旗| 进贤县| 瑞安市| 乌拉特后旗| 教育| 屏东县| 本溪| 华池县| 雅安市| 平和县| 裕民县| 津市市| 乐平市| 临漳县| 澄城县| 淄博市| 山阴县| 新乡县| 湾仔区| 广昌县| 西乡县| 武川县| 原阳县| 平武县| 彰化市| 赤峰市| 普兰店市| 仁化县| 白河县| 子洲县| 敦煌市|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