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毒已成為一個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如何加強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近年來,仁壽縣在全縣43所學校建成青少年禁毒預防教育互動體驗館,建成三級校園禁毒微基地122個,毒品預防教育覆蓋面達100%。
今年以來,仁壽縣深入開展禁毒宣傳進萬家活動,建立由民警、禁毒社工組成的流動宣傳隊,深入小學校開展特色毒品預防教育小課,有效提高了小學生學習禁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讓學校毒品預防教育與家庭銜接更緊密。
教學課程一校一特色
仁壽禁毒辦積極探索適用于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不同課程,課前與校法制副校長、學校教師進行座談,了解在校學生構成情況,特別是學生中留守兒童和特殊人群子女情況,在平時的宣傳活動中向不同年齡學生和家長了解孩子興趣愛好,以及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根據學生年齡和實際情況,定制一校一特色的教學課程,迎合了大多數學生的興趣愛好,更能讓學生全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提升了學習質效。
課堂教學互動,提高學習氛圍
宣講民警和禁毒社工在課上以學生的理想為引,將網絡熱點、偶像人物等學生喜愛的人物作為教學開場視頻,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積極性,讓學生做到思維全程跟隨宣講民警,為教學互動奠定氛圍基礎。
在教學內容上,禁毒辦進行了改進,在原本的教學課程內容中加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的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以及留守兒童、重點人員子女家庭教育及心理輔導內容,將毒品引發問題與未成年人身心理健康融合講解,貼近生活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毒品對自身、家庭、社會帶來的危害,幫助學生提高防范意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進行學心,同時學會控制情緒,讓自己的好奇心不被毒品利用。
課堂案例進行慎重挑選,不使用不適宜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案例,課堂上以案例說法律、以案例說道理、以案例說成長,帶領學生們共同分析案例中違法犯罪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避免誤導學生出現以身犯險或模仿違法犯罪的行為。
家校無縫銜接,深化禁毒宣傳
在宣傳資料內加入未成年人保護知識和預防電信詐騙等內容,讓學生們明白學校、家庭所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及自我保護的方法。宣講民警撰寫的內容簡單明了、朗朗上口,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朗讀,讓學生能快速記憶,回家后能向家人傳遞。
宣傳民警每到一個學校,都發動學生成為小宣傳員,將致家長的一封禁毒信帶回家,在課后積極向家人開展禁毒宣傳,共同提高識毒、防毒、拒毒意識。截止目前,共收到學生禁毒畫作5幅、家長與學生共同學習禁毒知識的相片100余張,一校一特色的毒品預防教育得到了學校和家長的一致好評,有效提升了小學生參加禁毒學習的興趣。
(趙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