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第36個“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川渝黔滇法院禁毒司法協作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舉行。據悉,多省市圍繞禁毒工作簽訂司法協作協議,系全國首次。
此次新聞發布會以“齊心鐵腕禁毒 共筑西南防線”為主題,由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舉行。國家禁毒委員會一級調研員肖英俠、最高人民法院一級高級法官李曉光、四省(市)高級人民法院分管院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四川省禁毒委員會領導、地方黨委有關領導參會。
會上,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簽訂《關于加強西南三省一市法院禁毒工作的司法協作協議》,在著力推動統一司法適用、加強完善信息互通互聯、深化毒品綜合治理合作、強化禁毒宣傳協作、突出人才培訓互融等5個方面構建“治案到治理、打擊與供給、前端與后端”多維體系協作制度。
我國西南地區毗鄰“金三角”毒源地,是境外毒品向我國滲透、向內地省份擴散的前沿和通道,是國內禁毒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在全國禁毒工作格局居于重要戰略地位。長期以來,川渝黔滇各級法院堅持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不斷完善禁毒司法工作機制,積極參與禁毒綜合治理,為全面、深入推進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當前,國際毒潮持續泛濫,國內毒品形勢復雜多變,西南地區毒品問題“反彈回升”風險進一步增大。川渝黔滇法院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從禁毒工作戰略全局出發,推動構建司法協作機制,是依法治理毒品問題、嚴懲毒品違法犯罪、更好維護西南地區安全穩定的創新之舉,對于鞏固、推進全國禁毒斗爭形勢持續向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簽約儀式結束后,四家高院召開禁毒司法協作新聞發布會,依次通報各省(市)法院禁毒工作情況,聯合發布2023年毒品犯罪八大典型案例,涵蓋了利用即時運輸及物流寄遞承接模式跨省(市)運輸毒品、執業醫師販賣麻精藥品、跨境毒品犯罪集團走私大宗毒品入境、走私新型毒品麥角二乙胺(俗稱“郵票”)入境販賣等案件類型。
“今天四家高院簽訂禁毒工作司法協作協議,對推動建立西南地區多元共治毒品治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董事長耿福能,四川省人大代表、涼山州公安局禁毒支隊(禁毒局)支隊長(局長)周脈軍,四川省人大代表、涼山州政協副主席、西昌學院法學教授、九三學社州(市)委主委王明雯受邀出席會議并作點評,充分肯定川渝黔滇法院禁毒司法協作機制構建工作。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赴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航天學校、西昌市綠色家園、西昌市東城街道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實地調研涼山禁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