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橋被譽為“龍舟之鄉”,已有近300年的賽龍舟習俗,是全國唯一以井鹽文化為主題的龍舟會。6月22-6月23日,五通橋區第21屆龍舟文化展演活動在涌斯江畔圓滿舉行!
在這場龍舟盛會背后,有“一抹藍”能動履職、默默守護。他們就是五通橋區檢察藍!
共此碧水賞龍舟
“水上則扁舟往來,有似浮鷗點綴江心之妙。”清末民國,袁子鑒先生在《五橋山水記》中,這樣記載五通橋涌斯江風光。涌斯江屬長江一級支流,本次龍舟盛會就在此舉行,這里一江碧水、兩岸青綠。
而在不久前,檢察官排查發現與之交融相匯的金敖河河面遍布大薸、鳳蓮(當地俗稱水葫蘆、水白菜),影響河道環境與龍舟競渡安全。
為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障龍舟安全航行,該院依托“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及時發現線索,依法履行檢察職能,有效保護水體生態環境,維護河道安全。與此同時,該院全鏈條依法打擊非法捕撈、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等違法行為,會同法院、公安、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督促非法捕撈者放生魚苗5萬余尾,以檢察力量守護水清魚歡。
守望民生應龍舟
在龍舟盛會前夕,針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五通橋區檢察院采取實地查看、走訪群眾等方式,積極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向相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依法查處390 余起車輛違停行為,督促相關部門排查通信類窨井蓋 534 個,修補和更換問題窨井蓋26 個,推動轄區盲道和窨井蓋全面治理,有力地守護群眾腳下安全。
檢察官守護民生的腳步并未停歇,他們嚴厲打擊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類案件,近期審查起訴2起生產、銷售有害食品案,切實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和舌尖上的安全;他們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隱患,督促整改通信線路不規范現象,為龍舟盛會順利開展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披星戴月護龍舟
“’機’不可失啊!請您拿穩您的手機。”龍舟決賽現場,檢察官幽默又溫馨的提示,引得群眾會心一笑。
龍舟盛會當天,五通橋區檢察院充分發揮黨建品牌“紅色筑夢 勇立潮頭”的統領作用,由25名黨員組成黨員服務隊、“橋檢鋒警”警隊深入一線,采取定點守護和不間斷巡查相結合的方式,與各部門攜手共同保障參賽隊伍和現場觀眾的安全。在觀賽區,黨員先鋒隊們時刻提醒群眾注意人身財產安全和兒童看護,扎實做好安全警戒、秩序維護等安保工作。
從朝日初升到煙花璀璨
從龍舟競渡到文藝匯演、煙花表演
五通橋區檢察院始終
能動履職、堅守崗位
用法治力量和辛勤汗水
為這場龍舟盛會營造了一個
安全、有序、愉快的觀賽環境
讓參賽隊伍和現場群眾感受到了
樂山五通橋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