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甘孜檢察機關深入貫徹最高檢決策部署,以16項專項舉措為發力點,充分利用法治力量,把服務和保障企業發展作為服務甘孜經濟發展大局重要內容,用“檢察溫度”護航企業穩健前行。
送法進企,當好“法治護航員”。在爐霍,“檢察藍”攜手“國網綠”開展法治體檢進企業系列活動。活動中,檢察官以案釋法,用典型案例教育引導企業職工時刻保持紀律底線。向與會人員介紹了開展“檢察護企”“法治體檢”進企業活動的目的、工作方案和具體要求,并就企業代表關注的法律問題逐一分析解答,提出相應的法律意見和風險提示。座談會上,爐霍縣檢察院與國網爐霍縣供電公司簽訂檢企共建協議。
在丹巴,檢察干警走進縣電力公司開展“送法進企業、問需促發展”宣講活動。圍繞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風險問題,結合近年來辦理的具體案件,重點宣講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人應當如何依法依規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職能職責,企業員工可能涉及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故意傷害罪、危險駕駛罪等相關罪名的構成要件、行為表現及相應的法律責任。企業員工表示:“安全生產無小事!檢察院給我們上了很充實、很有用的一節課,我們獲益匪淺!”
檢察護企,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在色達,檢察長帶隊深入四川鴻能建設有限公司尼朵鎮施工現場開展走訪調研。實地了解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人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情況,對施工區安全警示標志、安全防護措施、防盜設施等方面的管理漏洞提出措施意見和整改要求。同時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了解企業的所思、所憂、所盼,現場解答企業負責人有關安全生產、用工招聘等方面的法律問題。
在道孚,“聯企檢察官”深入采砂場、甘孜州康巴之花農業有限公司、道孚旭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一線,開展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及民工維權領域監督活動。對企業生產設備、安全設施、操作規程等進行全面監督檢查,詳細掌握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提出具體建議和措施,幫助企業完成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降塵防塵措施不到位、廠區侵占河道管理范圍等現象,檢察官現場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對存在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檢察機關及時向相關行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行政部門嚴格規范砂石場建設,全面落實污染防治措施,相關部門在收到檢察建議后,立即督促三家砂場整改落實,周邊環境污染的到了有效控制。
內外聯動,強化市場監督質效。在丹巴,檢察機關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甲居、中路等旅游重點區域開展民宿規范經營聯合行動。聯合小組成員先后到甲居、中路轄區內多家民宿進行實地走訪調查,重點對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場所安全、實名入住登記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進行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及時將商戶經營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助推民宿產業持續長效健康發展。
在新龍,檢察機關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稅務局、經信局、人社局等單位召開檢察護企與“空殼公司”清理工作座談會。征求探討檢察機關如何與行政企事業單位加強溝通、強化法治宣傳、法律支持和檢察監督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與會單位對新龍縣檢察院護航企業發展工作給予了肯定,對檢察護企、“空殼公司”清理方面提出了中肯意見,并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工作統籌、交流會商和研判方面達成共識。
辦好涉企案件,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在巴塘,“金弦益檢”公益訴訟辦案團隊結合監督履職過程中發現巴塘縣生態環保局、稅務局存在環境保護涉稅信息共享機制漏洞,迅速啟動調查排查,通過調取轄區范圍內所有企業在建工程涉及環境保護稅的相關數據資料,制作成公益訴訟辦案所需的臺賬進行數據對比,發現1家公司應繳而未繳環境保護稅。針對這一情況,辦案團隊向巴塘縣稅務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經過聯系磋商,稅務機關表示會立即輔導企業申報繳納環保稅。為進一步鞏固成效,推動區域綜合治理,巴塘縣檢察院牽頭組織稅務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召開“巴塘縣環境保護稅征管協作聯系會議”,會議圍繞轄區環境保護稅征收、涉稅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與相關行政機關的溝通配合等方面進行溝通交流并達成一致。會后,三方建立了“巴塘縣環境保護稅線索移送微信群”。(甘孜州人民檢察院 麗娟 杜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