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風吹開滿山桃李時,平均海拔4000米的四川甘孜北路地區,這里仍是銀裝素裹。
然而在遠離縣城的高原農牧區,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能歌善舞,談起草原、談起牦牛他們侃侃而談,可當話題轉到“法律”這個詞語時,稚嫩的臉龐上卻浮現出困惑的神情。
“普法要去的不僅是走進城里的學校,這些離縣城很遠的牧區更是我們要宣講到的地方。”“甘孜綠芽”未檢團隊的檢察官們這樣想著。他們知道,那些需要翻過好幾座雪山才能到達的牧區教學點,正是最需要法治種子的地方。
就這樣,一支深入高原農牧區,聯合甘孜兩級檢察機關及邑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普法小分隊成立了。他們中有能用藏語和孩子們說貼心話的本地檢察官,有把法律條文變成生動故事的專家,還有裝滿宣傳冊和禮物的“法治溫暖包”。當車輛駛過蜿蜒的盤山公路時,車轍在雪地上畫出的不僅是前進的軌跡,更是一道連接法治文明與高原牧區的溫暖紐帶。
每到一個地方,“甘孜綠芽”的檢察官和社工們都會為孩子們量身定制生動有趣的法治小課堂。校園欺凌到網絡安全,從預防性侵害到自我保護,他們用孩子們熟悉的語言,把枯燥的法律條文變成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違法犯罪的后果。
社工們和邀請的北京志愿團隊則運用互動游戲、情景模擬等方式,講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消除同學們對身體發育的困惑與羞澀,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
除了課堂教學,未檢檢察官和社工們還利用課余時間,與孩子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他們了解孩子們的家庭情況、學習狀況和內心想法,為那些可能存在心理問題或面臨困境的孩子提供心理疏導和幫助。
“如果遇到陌生人加微信怎么辦?”“同學給我起難聽的外號算違法嗎?”檢察官們蹲下身來,耐心地聽每個孩子傾訴,一一給予解答和建議,并告知同學們在網絡世界中,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還將精心編印的宣傳手冊和“健康守護包”禮物發放給同學們。
“這樣的法治教育太及時了,我們農牧區的孩子太需要了解這些法律知識了。檢察官和社工的講解生動有趣,孩子們都聽得很認真,收獲很大。希望以后能多開展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學校老師說道。
“我們平時忙于放牧,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不夠,也不懂怎么給孩子講法律知識。現在有你們來給孩子上課,我們就放心了。謝謝你們!”學生家長說道。
在甘孜高原的大草原上,孩子們的歌聲清澈嘹亮。他們或許還不懂什么是“未成年人檢察”,但已經記住了:有一群穿制服的大哥哥大姐姐,翻山越嶺來教他們保護自己的方法,這份溫暖會一直留在他們成長的記憶里。伴著歌聲,普法干警們跨越雪山河流,將向著更遠的農牧區前進,在那里,還有孩子需要守護。(楊萍 馬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