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民事和解五法”讓農民工的“錢袋子”更穩

        來源:色達縣人民檢察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7-16 09:51:43

        “工資到手了心里也舒坦了,感謝政府,感謝檢察院,多虧了你們我才能順利拿到拖欠的工資!”農民工曹平(化名)在拿到拖欠的工資后激動地說。曹平在色達縣某飯店內打工,2023年1月以來,只拿到部分工資,雖多次向雇主討要,其余工資一直被拖欠。無奈之下,向色達縣人民檢察院提交申訴材料,受理該案后,縣檢察院立足民事檢察職能,依托“民事和解五法”,成功幫助曹平拿到拖欠工資。這起案例只是近年來色達縣人民檢察院運用“民事和解五法”辦理案件的一個縮影。

        image.png

        針對農民工討薪難的揪心事。色達縣人民檢察院深入踐行司法為民宗旨,以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為載體,深化民事支持起訴工作,暢通維權渠道,有效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減輕了當事人維權負擔,用心用情辦好關乎群眾利益的每一起案件,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和檢察溫情。

        窗口常“在線”,訴求直達環節不跑空。農民工想反映問題,不用東奔西跑,“12309”檢察服務中心設了勞動者維權窗口,每天都有專人接待。對于有和解意愿的雙方,檢察官會引導進入磋商環節,運用“利益平衡”法幫雙方算清“經濟賬”;對農民工,說明合理訴求的法律邊界;對欠薪方,明確應承擔的支付責任,消除雙方不切實際的預期,在合法范圍內找到利益平衡點。工作人員還用通俗語言解讀法律條款和維權路徑,當場能辦的絕不拖延,需要轉辦的馬上分流,讓農民工的訴求直達解決環節。

        部門攥“拳頭”,欠薪難題高效快解決。幫助農民工討薪光靠檢察機關一家獨斗是不夠的,還得眾人拾柴火焰高。色達縣人民檢察院運用“借力化解”法,主動聯合人社局、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搭起協作平臺;在明晰欠薪事實和法律責任的基礎上,不管是受理、調查還是調解,全都優先辦,讓欠薪問題解決得又快又徹底。

        image.png

        維權有“靠山”,不懂法律也能討回錢。農民工文化水平不高,遇到欠薪常犯愁“沒合同、證據少,不知道該找誰”。部分案件中,農民工與欠薪方因欠薪時長久、溝通不暢已產生對立情緒,甚至進化成涉穩問題。色達縣人民檢察院運用“背靠背”法,分別與雙方溝通,傾聽農民工的訴求與委屈,也向欠薪方講清拖欠工資的法律后果,避免雙方直接沖突激化矛盾。同時,提出支持起訴服務,耐心解答法律疑問,幫著梳理考勤記錄、工資欠條等關鍵證據,清晰呈現事實依據后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訴書,就像給農民工找了個“法律靠山”,哪怕自己不懂流程,也能順順當當維權。

        image.png

        “治已病”與“治未病”并重,源頭普法早提醒。針對同一工地、同一企業涉及多名農民工的欠薪案件,色達縣人民檢察院運用“并案化解”法,將關聯案件集中梳理研判,抓住企業經營狀況、工資支付流程等共性癥結,一次性推動解決批量欠薪問題。同時,經常性組織民事檢察工作人員,常往工地、工廠、酒店等用工集中的企業等跑,用身邊人身邊事講法律,發維權手冊,教農民工留證據、懂維權。通過真實案例讓農民工明白維權步驟,也讓用人單位明白“拖欠工資可能坐牢”。線上還通過微信、短視頻宣傳,讓大家都明白“打工掙錢要守法,欠薪賴賬可不行”。

        情義化“隔閡”,互諒互讓和解暖人心。對于農民工與曾經信任的雇主產生的欠薪糾紛,色達縣人民檢察院用“情義融化”法,喚起雙方過往合作中的理解與信任,結合法律規定說明各自責任,引導雇主體諒農民工掙錢不易,也勸農民工理解企業可能存在的暫時困難,在互諒互讓中促成和解。

        從窗口服務“暖人心”,到幫農民工握緊“證據鏈”,從聚起多部門“合力網”,到工地普法“早預防”,再到情義搭橋“促和解”,色達縣人民檢察院用“民事和解五法”織密維權保護網。每一分到賬的工資,都是對勞動者汗水的尊重,每一次高效的化解,都是對社會主義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的弘揚。色達縣人民檢察院將繼續深刻踐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價值追求,努力守護人們心中的溫暖和良善,回應社會對公平與正義的期待,為像曹平這樣的維權勞動者帶來看得見的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翼城县| 阿合奇县| 长沙县| 虹口区| 静宁县| 衢州市| 蓝山县| 张家口市| 大渡口区| 大厂| 延庆县| 阿城市| 宜兴市| 玉山县| 武穴市| 金昌市| 紫金县| 微山县| 中方县| 泗洪县| 盐池县| 雷山县| 潢川县| 广灵县| 精河县| 周口市| 定西市| 沁阳市| 克山县| 金川县| 馆陶县| 揭阳市| 和平区| 白城市| 治县。| 鹿邑县| 德钦县| 游戏| 江阴市|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