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峨眉山市人民檢察院“檢映山月”生態檢察工作室從峨眉新聞網“自在社區”中獲悉,峨眉山市峨山街道辦事處彭橋7組一在建工程旁有大量污水直排,惡臭難聞,嚴重影響村民生活。
2020年3月以來,峨眉山市峨秀湖一在建工程旁有大量污水未經過排污處理,直接排放流入趕山河(彭橋段)河道,污染河流和周圍環境。
為切實有效解決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構建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格局,形成公益保護合力。7月16日,該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到現場共同查看污水排放情況,并在代表、委員、人民監督員現場監督下,檢察建議書采用公開宣告送達的方式向環保、水務、住建、峨山街道辦等單位送達了4份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書。
現場查看排污情況
宣告現場,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明雙宣讀了檢察建議書,詳細介紹了檢察建議書認定的事實,并對法律適用予以釋明。
4家行政單位表示將規范監管,切實履行職責,并將整改落實情況及時反饋檢察機關。
與會人員對該院公益訴訟工作和集中公開送達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公開送達形式新穎,儀式感強,是一場嚴肅的法律監督活動。
市政協副主席李曉云
市檢察院聚焦難點熱點開展公益訴訟,積極守護綠水青山,希望各部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加快完善工作機制,確保整改到位。
市人大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工委主任劉攀銀
經過現場查看,我們對環境污染有了很直觀的感受,應當引起大家高度重視,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落實整改。
檢察建議書采用公開宣告,切實增強了檢察建議的剛性監督和精準落實,有效提升了檢察工作質量和司法公信力。(黃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