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沙灣區人民檢察院認真貫徹區委和上級檢察機關決策部署,始終將優化營商法治環境作為檢察履職的重要任務,堅定“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充分履職盡責,推動檢察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努力為沙灣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積極穩妥做好涉民營企業檢察工作
依法打擊各類刑事犯罪 充分履行批捕、起訴職能,共受理批準逮捕涉及民營企業發展案件4件13人,批捕3件12人,受理審查起訴涉及民營企業發展案件11件25人,提起公訴5件12人,不起訴4件6人,改變管轄2件7人。
嚴懲破壞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秩序犯罪 依法起訴公安部掛牌督辦的田某某等7人盜竊原西南不銹鋼公司電腦模塊案,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3萬元。依法懲治侵犯民營企業投資者、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從嚴從快打擊方某某等6人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妨害企業發展的犯罪。
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綜合考量行為性質、危害程度、企業發展等情況,依法對3起涉民企案件作出不起訴決定,服務保障企業發展。
加大對涉民企虛假訴訟的監督 對一起涉及民營企業的虛假訴訟案,向沙灣區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并被采納。
制定保障民營經濟配套措施
自覺強化大局意識,結合檢察機關職能,與區工商聯聯合制定《關于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在信息共享、依法履職、落實政策等方面作出詳盡規定,建立聯席會議、定期通報、法治宣傳等常態化機制,就全區營商環境及檢察機關職能作用發揮情況交換意見,共召開聯席會議4次,做到“民企有需求,檢察有回應”。
積極參與營商環境綜合治理
疫情期間,深入聯系企業四川德勝綠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恒大礦業有限公司督導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情況,介紹檢察機關服務民營企業的相關政策措施和企業經營中應注意的法律問題,找準企業司法需求,助力民營企業渡過難關、健康發展。結合案件辦理,深入分析民營企業安全隱患、管理漏洞,運用檢察建議幫助企業堵漏建制,促進依法規范經營。
完善檢企服務對接機制
常態化邀請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代表參加“檢察開放日”、座談會等活動,共話民營企業的法治需求。依托12309檢察服務大廳、“兩微一端”等平臺,打造多層次的民營企業服務窗口,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權利救濟、法律咨詢、意見反饋等服務。
營造營商環境公益保護氛圍
圍繞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共排查公益訴訟線索78條,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60件,為區域營商環境的改善貢獻檢察公益力量。2019年9月,樂山、阿壩、甘孜、雅安、涼山5市州在沙灣“結盟”,共筑大渡河流域生態安全屏障,在沙灣加快工旅融合發展的時機,為區域企業綠色發展和外商投資興業創造良好環境。
下一步計劃
切實轉變司法理念 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做到嚴懲犯罪與挽救企業并重。對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優先受理、依法快速辦理。認真落實修改后刑事訴訟法中認罪認罰從寬的規定,依法準確審慎適用強制措施,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經營發展。
加強檢察工作力度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深化檢察機關優化司法服務營商環境的管理機制改革,提升刑事司法領域檢察工作效能。加強與公安等部門銜接配合,落實涉企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工作機制。加大涉企案件公開審查、公開聽證工作力度,積極邀請代表委員、人民監督員等第三方參與,確保相關案件公開、公平、公正辦理。
多方聯動形成合力 進一步健全完善與公安、法院、政府職能部門等單位之間協調配合機制,暢通多部門聯合服務營商環境渠道,建立線索移送、異地調查取證、案件聯合會商、人才培養交流等工作機制,聚合多方力量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形成優化營商環境合力。(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