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資陽市兩級檢察院注重從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著力,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上下聯動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獲贈錦旗9面。
以征求意見座談會、公開聽證、“兩微一端”為載體聽民情。堅持開門搞整頓,召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征求意見座談會8次,在“兩微一端”公布電話信箱,收集代表委員、人民監督員、企業家代表、律師代表、案件當事人代表、管理服務對象代表以及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117條。同時,將群眾滿意作為檢驗教育整頓、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建立意見建議辦理工作臺賬,對癥下藥提出整改措施136條,以查糾整改總作戰圖為統領,精準繪制查糾整改線路圖、態勢圖、效果圖,實行“1+3”一體推進,已通過“銷號制”辦理群眾意見建議51件。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在雁南社區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體驗室”,將法治教育前移到社區,已接待轄區100余名青少年及家長參觀。充分發揮聽證在促進司法公開、提升執法公信、促進矛盾化解等方面的作用,將聽證群眾樸素的道德觀、法治觀作為案件辦理的重要參考和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舉辦公開聽證7件,促進案件辦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以法律七進為平臺送法普法提民智。全市檢察機關到鄉鎮、學校開展電信詐騙、禁毒、預防性侵等專題法治宣講19場,資陽市人民檢察院與市婦聯在臨江鎮初級中學設立“悄悄話信箱”,為遭受侵害卻羞于開口的同學提供一個述說心事、尋求法律幫助的途徑。雁江區院制定“法治進企業”巡講活動方案,編印《送法進企業口袋讀本》,深入中和工業園區走訪中和釀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企業,為企業解答法律疑問,提出有針對性的法律建議;聯合雁江區法院開展醉駕庭審警示教育活動,邀請市電力公司40余名職工旁聽庭審,讓群眾“零距離”接受安全駕駛警示教育。安岳縣院利用官方微信開設民法典普法專欄,用“案例+法條+提醒”的形式,以鮮活的案例宣傳法律知識,“典”亮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樂至縣院縱深推進“螢火蟲”法治宣傳,將“小喇叭”講黨史延伸到講法治,將法律法規知識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錄制成廣播錄音在中和場鎮江家灣村播放;結合辦案,針對二次供水污染及現制現售飲水機里的“貓膩”拍攝普法宣傳片,制作的“世界水日”保護水資源漫畫視頻被省檢察院采用。
以檢察履職為抓手解民憂。在領導干部包案化解群眾信訪、保護“事實孤兒”權益、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掛案”清理等“我為群眾辦實事”12個方面舉措的基礎上,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重點關注的律師權益保障、特殊人群訴訟權益保障、行政檢察監督、代表委員聯絡、法治宣傳等五個方面入手,出臺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十條措施。聚焦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與團市委聯合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的合作框架協議,在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預防違法犯罪、推動健全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構建多方合作的未檢工作社會支持體系等方面共同推進未成年人權益保障。聚焦掃黑除惡,對3個縣(區)辦理的28件涉黑惡案件開展評查,清查出違紀違法線索18條,清查出漏罪線索7條,已將線索全部移交市涉黑涉惡案件(線索)倒查辦處理。聚焦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合法權益保障,與四川省資陽強制隔離戒毒所建立受理控告、檢舉、申訴機制等十一項檢察監督工作機制,切實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筑起權益保障的檢察屏障。聚焦落實領導干部包案化解信訪,化解重復信訪積案9起,有效化解困擾一起困擾群眾10年的揪心事。雁江區院創新從源頭、案中、結尾貫穿始終的釋法說理,通過辦案、釋法說理、政策宣講成功化解一起涉及受害人260余人,涉案金額6000余萬元的信訪案件。聚焦檢察參與社會治理,安岳縣人民檢察院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公益訴訟專項監督,促進21個鄉鎮垃圾規范投放、清運,樂至縣人民檢察院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某安置房小區環境污染問題立案監督,并通過磋商程序有效推動行政機關進行整治,促進小區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吳忠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