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5年來,眉山檢察機關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辦案理念,認真履職,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用檢察擔當守護群眾“安全感”
由丹棱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四川省首例襲警案,在丹棱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2021年3月26日,由丹棱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四川省首例襲警案,在丹棱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以襲警罪判處被告人瞿某某有期徒刑一年。
瞿某某與人打架,警察處置時將民警頭部打傷,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民憤和轟動,甚至在網絡平臺上一度成為熱點話題。丹棱縣檢察院提前介入,依法從快作出批準逮捕決定,并建議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法庭上,瞿某某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真誠的向辦案民警致歉。該案的依法從快辦理,引起社會反響、群眾紛紛點贊。
眉山市檢察院檢察官全程監督市公安局毒品集中銷毀工作
5年來,眉山檢察機關為守護平安扛起檢察責任,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毒品犯罪、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等等。堅持“不放過、不湊數”,批捕涉黑涉惡犯罪228人,起訴497人,追捕追訴48人,起訴黑社會性質組織5個。
著力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批捕妨害企業管理秩序、侵犯知識產權等破壞營商環境犯罪185人,起訴370人。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堅持“少捕慎訴慎押”,開展涉民營企業刑事“掛案”清理等。牽頭建立檢察協作機制6項,服務保障“成渝雙城經濟圈”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著重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充分發揮12309檢察服務中心職能,嚴格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受理控告、申訴信訪3012件,接待群眾來訪2450人次。
公益訴訟守護群眾美好生活
彭山區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去年,彭山區3家店使用罌粟殼加工制作鹵制食品,一時間該新聞成為了當地市民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
彭山區檢察院在辦理該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時,審查發現犯罪嫌疑人銷售使用罌粟殼加工制作的鹵制食品金額共計人民幣200余萬元,侵害了廣大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彭山區檢察院在正義網向有關單位和組織發出公告后,無單位和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按照法律規定該院向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提出判令犯罪嫌疑人支付賠償金共計人民幣600萬元的訴訟請求。庭后,犯罪嫌疑人家屬主動向檢察機關繳納了9萬元懲罰性賠償金。
為保障懲罰性賠償金使用管理,該院牽頭制訂了《眉山市彭山區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管理暫行辦法》《眉山市彭山區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管理使用聯席會議制度》,并將全區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納入專門帳戶進行統一管理和使用。
“在對食品違法犯罪予以刑事打擊、行政處罰的同時,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予以追責,增加侵權責任人違法成本,可以形成強有力的懲治和威懾效果。”眉山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檢察官在接受采訪時說,繼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提出“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后,眉山檢察機關積極探索,2021年,對6起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提出800多萬懲罰性賠償金。
岷江流域增殖放流
5年來,眉山檢察機關切實擔負起“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職責,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立案159件,督促查處銷售偽劣食品20余噸。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督促恢復損毀林地19.4畝、耕地240.49畝,清理違法堆放固體廢物25萬余噸。辦理的泉龍河水體污染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四川省檢察機關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圍繞國有財產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督促相關部門一次性追繳國有土地出讓金3.13億余元。
創新開展“社會治理檢察建議質效評估”工作
創新開展“社會治理檢察建議質效評估”工作,評估工作組現場到煙花爆竹經營點,調查走訪檢察建議的評估落實效果
“成立了出租車汽車服務管理公司后,出租車的管理比以前規范了,經營權也理順了,經營費用大大降低,大家優質服務的自覺性也增強了。”東坡區出租車司機表示。
近兩年,因巡游出租車汽車經營權權屬爭議,導致出租車司機與運營企業之間矛盾十分突出,出租車司機多次上訪要求解決問題。
“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向市交通運輸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加強巡游出租車行業管理,整治行業亂象,規范經營行為。”東坡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說。
市交通局針對檢察建議專題研究落實,出臺了巡游出租車行業管理辦法6個,通過組建巡游出租車汽車服務管理公司,進行經營權改革,規范了行業管理,破解了因車輛產權和經營權權屬爭議引發的矛盾。
5年來,眉山檢察機關針對市場監管難點熱點、基層治理薄弱點、黑惡勢力犯罪背后的行業亂象、未成人保護等積極開展檢察建議,不斷增添市域社會治理新動能。
去年10月,眉山檢察機關創新開展“社會治理檢察建議質效評估”工作,抽取了2019年以來34件社會治理檢察建議的質效進行集中評估,提出25條深化整改落實建議意見,與被建議單位共建共治,形成了以社會治理檢察建議質效評估工作為載體、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領導、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推動、被建議單位主責落實、多方參與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公開聽證,解開當事人“法結”和“心結”
青神縣檢察院將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檢察聽證會“搬”到了案發地羅波鄉新橋村
2021年6月,青神縣檢察院將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檢察聽證會“搬”到了案發地羅波鄉新橋村,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鄉鎮相關領導、群眾代表等共同聽證,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長江流域十年禁捕要求,共同保護好生態環境。
5年來,眉山檢察機關堅持“能聽證、盡聽證”,共開展公開聽證120多場,除了達到辦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還通過公開聽證解開當事人“法結”和“心結”。
“3年多了,這個案子耗費了我們一家人太多的精力,今天的聽證會解開了我們的心結。”在眉山市檢察院舉行的公開聽證會上,委托代理人袁某某姐姐當場表示愿意服判,不再申訴。
這是一起涉勞動糾紛的行政檢察監督案件,3年多來,申請人一直為自己的“權益”奔走,從提起行政復議到一審、二審、申請再審,其訴求均被駁回。2020年9月,眉山市檢察院受理監督申請后,積極開展案件調查,通過“公開聽證+司法救助”解開了申訴人多年心結。
“在公開聽證會中,再次感受到了檢察機關司法為民溫度,讓法理多了一份人情味。”參加聽證會后,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丹棱縣齊樂鎮龍鵠村黨委書記羅朝運感觸頗深,他建議,“希望檢察機關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公開聽證,讓司法在陽光下運行,讓人民群眾既感受到公平正義,又感受到更多的司法溫情。”
教育整頓:以檢察之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2021年,檢察隊伍教育整頓無疑成為了檢察機關的“熱詞”。檢察隊伍教育整頓一年間,成效如何評判?在檢察隊伍教育整頓開始初期,眉山檢察機關就將“學”“用”有效結合,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立足檢察職能,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急事、紓難事。
會同多個部門清理存在安全隱患窨井蓋
去年3月,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監督中發現,網絡上有網友發貼反映眉山市東坡區樂居街窨井蓋污水溢漏、臭氣熏天、路面濕滑等問題。東坡區檢察院迅速展開調查,會同住建、社區、物業等召開現場協調會,及時解決問題。
井蓋雖小,民生事大,眉山檢察機關深入推進“四號檢察建議”落實,建立窨井蓋治理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會同住建、通信等部門清理存在安全隱患窨井蓋306個。
在深入推進教育整頓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事,持續開展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行動,成功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案件65件,為農民工追回工資300多萬元。自覺踐行初心使命,將司法救助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對因案致貧、返貧、增貧的群眾,結合案情及時開展司法救助,發放司法救助金76.6萬元,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檢察的溫度。
檢察官和同學們積極互動
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制定印發實踐活動方案,創新開展“五員”行動,確立保護民營經濟合法權益、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等14項“檢察為民辦實事”重點工作,出臺19項便民利民措施,努力辦好每一件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案子,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義。
新征程承載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作為。眉山檢察機關將不斷優化“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法律監督格局,為全面建設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新興城市提供有力檢察保障。
(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