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檢察人物故事丨最后一班崗

        來源:峨邊檢察院 作者:陳星孛 發布時間:2020-04-04 14:15:53

        9.png

        雨后的鄉間小路,濕滑且泥濘,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檢察院年近60 歲的張俊林走在上面格外費力。很難想象,即將退休的他,仍每天下鄉入戶。“哪怕要退休了,我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崗。”正是帶著這樣的決心,張俊林于 2015 年開始了脫貧攻堅工作,成為了一名聯戶干部,成了人民群眾口中的“老張”。

        張俊林是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大學生,當過知青,做過老師,在各個單位兜兜轉轉 14 年,直到 1996 年在峨邊縣檢察院扎根。

        “滿意!非常滿意!老張對我們太關心了。”談到張俊林,新場鄉新鳳村的貧困戶趙朝華贊不絕口。2017 年,趙朝華家年人均純收入只有 3000元,剛過脫貧標準線。張俊林在結對幫扶后,根據“脫貧不脫政策”原則,針對性開展了種養殖培訓、協調就業等幫扶措施,并幫助其完成彝家新寨、醫療保障等扶貧政策的申請和落地。如今,趙朝華家的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新房也建起來了。

        扶貧工作頭緒繁瑣,能做到自己幫扶的 7 戶貧困戶都確有實效著實不易。辛勞無比的張俊林患上了運動傷痛和“三高”,現在的他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島素,餐前也要吃上幾顆藥。2017 年,張俊林患雙腎結石疼得他走不動道,不得已接受了手術。對于自己的身體狀況,張俊林笑言:“輕傷不下火線!”

        張俊林的這句玩笑話,新鳳村村民趙幫富感觸頗深:“老張太辛苦了,前年他剛做完手術,身上還插著管子都要來關心我們!”年過古稀的趙幫富,記憶力下降明顯,但對張俊林帶病工作的場景卻歷歷在目。趙幫富家的入戶路又遠又陡,膝蓋使不上勁的張俊林走起來頗為困難。那年夏天,連著下了幾場暴雨,不少村民種的玉米受了災,讓躺在病床上的張俊林憂心忡忡。“趙幫富的糧食受了災就麻煩了!”張俊林知道,趙幫富患有嚴重的類風濕,做不了重活,于是他提前出院,身上插著尿管仍與村干部一道入戶查看受災情況。

        張俊林帶病扶貧,讓女兒心疼不已:“都是要退休的人了,天天下鄉費什么勁?”張俊林卻說:“只要還能動彈,我就得站好最后一班崗。況且幫扶工作要用心動情,這樣群眾才會實打實地認可滿意。”

        張俊林堅信,僅僅是走過場式的入戶和口頭上的訪貧問苦,不足以讓群眾滿意。他脫下制服,融入鄉村,拿起鐮刀鋤頭,種菜放牛。“我來自農村,也當過知青,知道怎樣和農民相處。”他堅守的價值,體現在了貧困戶一聲聲“老張”的親切中,體現在了貧困戶越來越好的日子里。(陳星孛)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永顺县| 萨嘎县| 澎湖县| 贵阳市| 枞阳县| 饶平县| 乃东县| 无极县| 崇礼县| 琼中| 高台县| 青海省| 巩留县| 都兰县| 延津县| 泰宁县| 行唐县| 黄大仙区| 青神县| 彰武县| 龙陵县| 乌兰察布市| 钦州市| 迁西县| 沅陵县| 正宁县| 卢氏县| 门源| 来安县| 区。| 玉门市| 通河县| 永嘉县| 水富县| 红河县| 贵定县| 渭南市| 泸州市| 大渡口区|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