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拓展公益訴訟辦案范圍,樂山市五通橋區檢察院以樂山地區獲得在全省率先開展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試點地區為契機,按照樂山市檢察院的安排和部署,迅速行動,積極穩妥探索開展該領域公益訴訟工作。
日前,五通橋區檢察院周劍副檢察長、第二檢察部全體干警與區文體旅游局召開座談會,就探索開展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工作進行會商。會上,區文體旅游局副局長任娟詳細介紹了全區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情況。據介紹,五通橋區現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古跡89處,包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9處;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0項,包括五通橋龍舟競技、五通橋西壩豆腐菜肴制作技藝、川江船工號子、根書畫制作技藝等。近年來,區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對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和修復,全區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狀況持續向好。
周劍副檢察長指出:文物和文化遺產是歷史和文化的見證,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歷史,護佑文化傳承。將其納入到公益訴訟領域,為文物、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撐。檢察機關通過提起公益訴訟,加強對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法律監督,為有效防止其受到自然和不法侵害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具有重大意義。區文體旅游局作為主管部門,對區域內文物、文化遺產的數量、位置、現狀要做到心中有數,雙方要加強工作中協作配合,加強對盜竊、破壞文物行為的打擊力度,共同守護好這些歷史文化資源。
座談會上,雙方還就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案件協查等工作機制的建立進行了交流,達成多方面共識。(文靜、陳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