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反映民意,民意連著民心。沐川縣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人大代表的聯絡工作,經常認真傾聽代表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不斷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兩會”期間審議工作報告,代表提出的建議也更集中。沐川縣人民檢察院將其作為傾聽代表建議不可替代的主渠道,用心傾聽,用行落實。
面對面傾聽 “原汁原味”反饋
4月14日—16日,沐川縣2020年“兩會”召開。為廣泛收集人大代表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4月15日,沐川縣人民檢察院派出5個旁聽組,到各代表團旁聽分組審議討論,面對面聽取人大代表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好多村上的沙發、床墊等垃圾得不到清運,對農村環境治理造成了負面影響,群眾反映較大。”黃丹片區多名代表反映該地區大件生活垃圾未清運,影響農村人居環境,建議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的保護力度。
旁聽檢察人員認真傾聽,對代表涉及檢察職能的建議“原汁原味”記錄,并及時向院領導報告。
及時研究部署 迅速查清事實
“代表建議直接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認真落實代表意見是檢察機關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沐川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代理檢察長李芳玉收到代表建議反饋后,第一時間組織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第二檢察部召開專題會議,就如何發揮好檢察職能,抓好代表意見落實進行專題研究部署。
“立即對代表反映的問題進行走訪調查,找準癥結,利用檢察機關的法律優勢積極參與矛盾糾紛調處,推進社會矛盾的化解,進而助力基層治理。”李芳玉要求第二檢察部迅速抓好代表建議落實。
到一線、看現場、訪群眾,4月16日,承辦檢察官經走訪調查發現代表反映的農村沙發、床墊等垃圾未清運問題主要集中在利店、楊村、舟壩、黃丹等鄉鎮的70余個行政村涉及近10萬村民。這些村分別與沐川縣某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生活垃圾清運承包合同,對清理范圍、清理頻次、清理費用等進行了約定,合同載明清運范圍是“本行政村范圍內垃圾池里的生活垃圾”,該公司也定期對除沙發、床墊以外的生活垃圾進行了清運。
為什么其他垃圾都清運了,而沙發、床墊等垃圾卻未處理呢?
“我們去清運垃圾時一般情況下用的是三輪摩托車,如果要運輸沙發、床墊等較大類的垃圾,確實空間不夠;更為具體的是黃丹鎮垃圾處理站的沖壓設備不能對沙發、床墊等垃圾進行處理。而且沙發、床墊應該不屬于生活垃圾。” 4月17日,在走訪沐川縣某清潔服務有限公司時,該公司負責人宋某某的話讓承辦檢察官找到了問題的癥結。
釋法說理糾偏差 70余村大件垃圾被清理
找準“病根”,對癥“下藥”,檢察官開出“處方”助力基層環境治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因此廢舊沙發、床墊屬于大件生活垃圾。”針對沐川縣某清潔服務有限公司對“生活垃圾”的認識偏差,檢察官當即耐心進行釋法說理。
針對公司清運使用三輪摩托車運輸大件生活垃圾存在的現實困難,以及黃丹鎮垃圾處理站無法處理大件生活垃圾的問題。“每年使用大貨車對大件生活垃圾進行兩次集中清運,運送至具備處理能力的沐溪鎮垃圾處理站處理。”檢察官建議,在工作中加強與各鄉鎮的溝通對接,通過村組干部等人員對大型垃圾如何清運及清運時間進行宣傳,固定時間集中投放集中清運,既方便群眾也方便清運,更不影響環境。
“公司在今后的經營活動中如果需要法律咨詢等幫助,我們將第一時間提供法律服務。”檢察官的對癥建議和主動服務讓宋某某立即承諾將積極履行合同義務和社會責任,助力農村環境治理。
4月20日,沐川縣興正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組織對利店、楊村、舟壩、黃丹等鄉鎮70余村的沙發、床墊等大型生活垃圾進行了集中清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