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龍馬潭區檢察院緊扣新時代檢察工作使命,始終堅守為民初“心”,在行“政”檢察能動履職中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訴求,構筑護航“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陣地,在瀘州市檢察院“心·行”行政檢察品牌引領下,匠心打造“心·行——心政地”行政檢察品牌。以“心”為基礎、“政”為手段、“地”為依托,全面做實行政檢察法律監督,推動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提升服務保障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平。
護航民生民利,夯實品牌創建根基
聚焦特定群體權益保障領域。同區婦聯、工商聯等群團組織建立溝通協作、線索移送機制,形成特定群體權益保護合力。在某公司欠繳醫保案中,推動負有社保征收職能的相關行政機關會簽社保征收協作機制,解決社保征收職能劃轉銜接不暢問題,督促轄區內100余家企業補繳職工醫保近400萬元,落實群眾醫有所“保”。
聚焦交通執法領域。會同區委政法委、區司法局開展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專項監督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向相關行政機關提出口頭或書面建議督促整改。對其中部分行政執法案件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通過釋法說理,使案件當事人自愿補繳罰款,有效化解矛盾爭議。
聚焦土地執法領域。與區自規局簽訂《關于加強土地執法領域協作配合的意見》,建立健全溝通聯絡、信息共享、走訪調查、行政爭議雙向協同化解等機制。開展土地執法領域非訴執行案件專項監督,以類案監督確保土地類非訴執行案件適用法律法規更加精準、規范,真正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深化“府檢聯動”,與區市場監管局會簽《關于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協作配合的意見(試行)》。會同區市場監管局、區行政審批局開展“帶病”企業簡易注銷專項清理活動,推動全區多家行政機關建立行政執法信息線上推送平臺,從源頭上堵塞我區問題企業帶病注銷系統性漏洞,切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筑牢服務意識,依托瀘州市檢察院“同心圓”雙保中心龍馬潭區檢察服務工作站,建立健全與企業加強聯絡的溝通機制。聯合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研發自貿檢察服務小程序,創新推出“企業經營”“負面清單”“龍檢說法”等欄目,助企行政合規“隨手查”。
主動“敲門問需”,深入企業開展宣講、走訪活動10余次,發放調查問卷300余份,及時了解企業訴求,并同步開展法治宣傳、進行法治體檢、提供法律咨詢等活動,促進企業規范經營,引導企業依法維權。
積極參與社會治理,主動融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常態化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保持中立地位,努力促成案結事了政通人和,被評為全省行政實質性化解優秀單位。
注重內部協作,加強溝通協調、線索移送,打破信息壁壘。綜合運用促成和解、司法救助、釋法說理等多種方式化解行政爭議。強化外部聯動,與區法院、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均建立了矛盾化解機制,充分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圍繞行政相對人的實質訴求,會同法院、行政機關常態化開展矛盾化解工作,協同配合、凝聚共識,切實解決了一批困擾當事人的難題,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