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本是一家團聚,吃湯圓、賞花燈的美好節日。身陷囹圄的罪犯,卻只能獨自咀嚼違法犯罪釀成的苦果。
為充分發揮親情在罪犯改造中的感召作用,幫助他們思己過、正己身,2月23日,嘉州監獄開展“同慶元宵 共話團圓”獄內親情幫教活動,篩選出24組共48名符合條件的罪犯參與。并與成都女子監獄積極協調,組織六監區罪犯李某與在成都女子監獄服刑的妻子袁某通過遠程會見開展視頻幫教。元宵節前夕的這次特殊“團圓”,為這些罪犯的新生注入了希望和動力。
隔著柵欄的“見面”
“是我對不起你,對不起家里人,等我出去,兩個女兒都不認識我了。” “現在你就安心改造,多學點東西,爭取多減幾次刑,我滿刑以后在外面等你。” 嘉州監獄六監區的視頻會見室里,一塊顯示屏讓自案發后就分別羈押的罪犯李某與妻子“見了面”,橫隔其間的鐵柵欄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們,這次會見的特殊。 36歲的李某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兩個女兒乖巧懂事,妻子年輕漂亮,他在本地一家新能源公司當小車駕駛員,收入不錯,老板也很信任他,采購的煙酒都是直接存放在李某家。這一切卻在妻子袁某染上賭癮后逐步崩塌——她先是將家中存放的煙酒低價變現后用作賭資,全部輸光后為了“翻身”,她又虛構了丈夫公司采購員的身份,以公司需要大量煙酒為由,在A煙酒商行騙取煙酒后,再低價出售給B煙酒商行,所得款項除部分支付給A商行外,其余全部用于賭博和還貸,涉案金額高達238萬元。
案發后,袁某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李某作為同案犯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 “剛入監的時候還是埋怨她,她給我寫信我都不知道回復什么。”在視頻會見結束后的個別談話中,李某抹著眼淚告訴管教民警:“現在我想通了,我明知她的行為卻沒有及時制止,如果沒有我的默認,A商行也不可能讓她賒欠200多萬元的貨款,我是罪有應得的。” 工作沒有了,李某和妻子在監獄服刑,兩個女兒只能靠李某父母撫養。每當女兒在電話里問起,為什么別人的爸媽都會下班,而他和妻子卻總不“下班”,李某都愧疚地開不了口。在當天的視頻會見中,除了叮囑對方保重身體,李某和妻子說得最多的,是鼓勵對方積極改過,爭取早日回家照顧家人。
父子、兄弟之間詢問改造表現
“大哥,你最近的身體還好嗎?降血壓的藥在吃沒有?”“兒子,你要聽警官的話,積極改造,多爭取減刑。”在獄內親情幫教活動現場,本是父子或兄弟關系,卻因服刑而幾年未見的48名罪犯,此刻兩兩坐在一起,詢問著對方的情況。 分別在六監區、七監區服刑的彭某兩兄弟,2020年隨朋友去緬甸“掙大錢”,被困在緬甸果敢地區從事電信詐騙,逃回國后自首,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7個月,今年年底就要刑滿釋放了。“悔恨,為自己的無知、貪婪,每時每刻都在懺悔。”哥哥彭某說,作為兄長,過去他沒有當好表率;服刑期間,他一直表現良好,希望能和弟弟相互支持,走好新生路。 “感謝監獄組織的獄內親情幫教。”弟弟彭某說,作為同案犯,他們必須分開關押,即使是在監管區內的道路上碰見,也不能有接觸和交流。“只有在親情幫教時,我們才能了解對方的情況。”
“今年的元宵節,我會一直記得。雖然我們身著囚服,‘團圓’的地點很特殊,但正是因為警官們的關心幫助,才讓我在高墻內收到了親人的愛和鼓勵,使我對今后的改造生活更有信心。”二監區罪犯謝某表示,他和父親已經約定好,要用悔改的淚水和勤奮的汗水洗滌迷途的靈魂,爭取早日在高墻外團圓。
法有尺度,亦有溫度。嘉州監獄充分發揮幫教活動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積極作用,常態開展監獄開放日、公共法律服務進監獄、獄內親情幫教、特困罪犯家庭走訪等活動,聚各方之力不斷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