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小牛!”10月23日上午,在邑州監獄會見回歸中心的親情幫教廳,一對同著囚服的父子激動相擁、淚灑現場。
這是一場特殊的親情幫教。一方是在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簡稱未管所)服刑的罪犯小牛(化名),另一方則是在邑州監獄服刑的罪犯王某(化名),他們不僅是父子,還是同案罪犯。
沖動釀大禍,父子雙入獄
如果有一個可以回到過去的機會,王某最想拼命拉住四年前被憤怒沖昏頭腦的自己,“你不要沖動,不要害人害己,還害了自己的孩子!”
2020年,王某父子與他人發生沖突,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王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二個月,兒子小牛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父子二人雙雙鋃鐺入獄。他們的家庭沒有被成功挽救,反而變得更加支離破碎。此后,王某的妹妹承擔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擔,也成為了父子信息溝通的橋梁。
高墻悔恨長,思念難相見
被逮捕關押后的每一個日日夜夜,罪犯王某都在悔恨中煎熬,他反復問自己,當初為什么要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為什么要把無辜的孩子卷入沖突的漩渦。在主管民警眼中,王某心思敏感,沉默少言,平日恨不得把自己變成“隱形人”,對小牛的擔憂掛念、對家中兩位幼子的關心想念,都只能從與父母、妹妹頻繁的親情短信中窺見一斑。
兒子小牛剛進入未管所服刑時也總是以淚洗面,幾乎不與監舍中的其他罪犯交流,與民警談心談話時也不愿提及自己的犯罪經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當其他罪犯收到家書時,他還會悄悄地躲到一邊,默默流淚偷聽別人討論家書。
四年來,王某與小牛再也沒見過面,彼此牽掛的父子二人依靠書信表達思念之情。在各自監獄(所)民警的教育幫助下,2023年,小牛因改造表現好,按規定獲得減刑七個月的刑事獎勵;可喜的是,父親王某也于同期獲準減刑七個月。
獄所齊發力,幫教促“團圓”
鑒于王某父子改造表現穩定,且考慮到王某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需要關愛,為進一步深化親情幫教的教育感化作用,2024年10月初,邑州監獄與未管所共同探討王某一家人面對面幫教的可能。經省監獄管理局指導和批準,這場跨越兩座高墻的特殊親情幫教得以成行。
當王某與小牛見到彼此的那一刻,所有的思念、牽掛、錯愕都化作了顫抖嘴唇和四行滾落的熱淚,所有的怨恨、迷茫、懺悔都化作了更加有力的改造信心和生活希望。“小牛,你長高了,長大了……”王某雙手拍著兒子的肩膀,哽咽不已。
緊接著,王某的父母、妹妹與兩個孩子也走進幫教廳,久別重逢的喜悅再次升溫到沸點。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呢喃細語,親人訴說著這些年的家長里短和酸甜苦辣,父子二人向他們匯報著這些年的改造點滴,大家共同憧憬著刑滿后的家庭未來。
這次跨監獄親情會見,是四川監獄創新監管改造工作思路的持續性探索,也是邑州監獄與未管所貫徹“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重要指示和“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能挽救一個家庭,和諧一片社區,穩定一方百姓”教育改造理念的具體體現。兩所單位的負責人不約而同地表示,“此次合作開展親情幫教活動,讓我們對拓展教育改造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有了更堅定的信心和更迫切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