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可以重啟,你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兒子心中的好父親,這是曾經的陳某某留給妻兒的印象。可這樣的他,卻手拿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劇本,在屬于自己的人生里分飾著AB兩角。A面的他,有事業心、有家庭責任感,這也是他費盡心思在家人面前呈現出來的那一面。直到2019年,一紙刑事判決書,揭開了他的B面人生——陳某某因犯聚眾斗毆、敲詐勒索、尋釁滋事、開設賭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直面真相,她的世界崩塌
因父母離異,年幼的陳某某長期寄居在爺爺奶奶家中。缺乏父母關愛的童年,讓他極度缺乏安全感,性格偏激叛逆,暴力傾向嚴重。中學輟學后,混跡社會,從事非法活動。
童年的經歷,讓陳某某內心深處對幸福穩定的家庭有著極度的渴望。從認識妻子的那一刻起,他就渴望和她一起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中,他拼命掩飾自己在外的違法行為,竭力維護自己在妻子心中的完美形象。以至于當他被捕的時候,驟然了解真相的妻子接受不了,覺得被欺騙了,內心的挫敗感讓她選擇了逃避。自陳某某入獄后,妻子就切斷了和他的一切聯系。陳某某在通訊中斷后,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和感情的寄托,擔心妻離子散,擔心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在兒子身上重演。
沉迷過往,他的人生失去方向
入獄初期的陳某某,顯得極不適應。沉默寡言的他,不愛與人交流,性格孤僻又易怒,眼神中充滿戾氣且防備心很重,平時總給人一副心事重重的感覺。他內心抗拒與民警交流,戒備心很強,不信任任何人。漫長的刑期,讓他極度悲觀,情緒時常低落,雖身在監獄,身份意識卻沒有徹底轉變,無法融入到正常的改造中。他表現得十分消極,勞動技能學習遲緩,行為規范方面表現懶散,嚴重缺乏改造動力和信心。
追根溯源,查找癥結所在
為及時挽救陳某某,轉變其錯誤思想,消除其心理顧慮,提升其改造信心和動力,使其融入到正向的改造氛圍之中,監區針對陳某某的具體情況成立了攻堅轉化小組,制定個性化改造方案,實施教育改造。
為全方位掌握陳某某的基本情況,民警通過翻閱檔案了解其犯罪經歷;通過慧心系統對其個體危險性、改造難易程度、身心健康水平、認罪悔改程度等進行綜合評估;通過談心談話,逐步取得其信任,走進其內心世界,打開其心結,掌握其心理變化和思想動態;通過多次電話與家屬取得聯系了解其成長環境、學習經歷、家庭關系,分析掌握其性格特征,探尋其改造問題癥結所在。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陳某某走向犯罪道路及缺乏改造動力的原因一一浮出水面。
親情感化,改造步入正軌
監區民警探尋到陳某某的改造癥結所在后,立即與其家人取得聯系。在民警的多方努力下,僵局打破了。通過親情電話與書信往來,陳某某與妻子重新建立起溝通的渠道。漸漸地,民警發現他的眼神變得清澈起來,也不再抗拒與人交流,與之前判若兩人。
今年5月,監獄開通了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這是一個可以進行多形式交流的親情溝通平臺。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陳某某與家人的溝通更進了一步。妻子不時給他發來圖文信息,分享生活的點滴。在圖文之間,他看到妻子獨自承擔家庭重擔的不易,感受著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在與父親的一次次談話中,父子倆多年的誤解被一點點化解。家人的關懷、叮嚀與囑托,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及時傳送給他,那塊小小的屏幕,讓親情跨越時空的距離,不再遙不可及。在民警的引導下,在親情的感化下,陳某某的思想漸趨穩定,性格也變得溫和起來,改造漸漸步入正軌。
教育引導,他的人生按下重啟鍵
在陳某某改造信心迎來提升之際,監區幫助他制定了全面的改造計劃。在勞動習藝方面,安排技術能手對其進行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實現技藝提升;在教育改造方面,鼓勵他加入興趣小組,培養吉他、電子琴等音樂愛好,豐富改造生活;同時,監區利用網絡教室和圖書室鼓勵其學習計算機知識、就業創業知識,為今后刑滿釋放回歸社會打好基礎。
時間不會辜負所有的努力。今年,陳某某迎來了第一次減刑,他的父親向監區民警贈送了錦旗和感謝信,感謝民警對陳某某的教育改造和幫助,讓陳某某獲得了新生,也讓即將破碎的家庭迎來了希望。陳某某也向民警承諾一定將刑期變成學期,踏實改造,爭取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