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新生在途。3月12日,四川省雅安監獄七監區內春潮涌動,雅安育新學校"三課"教育開學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200余名學員與全體教育民警共同見證這場特殊的"第一堂課",在法治陽光與人文雨露的澆灌下,一株株待育的"新生樹苗"正積蓄破土的力量。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篳路藍縷,到新時代的萬象更新,歷史的車輪印證著一個真理——唯有跟黨走,才能闖出新天地!”開學儀式上,雅安監獄黨委委員、副監獄長劉思成以《淬火新時代:在民族復興賽道上重塑人生坐標》為題,為服刑人員講授了一堂激昂澎湃的愛國主義課。他通過今昔對比,展現祖國巨變:昔日的“洋火”“洋釘”依賴進口,而今華為突破芯片封鎖、C919翱翔藍天;脫貧攻堅戰讓近億人擺脫貧困,鄉村振興繪就山鄉新景。“困難是復興路上的磨刀石。”劉思成話鋒一轉,“正如‘神舟’團隊平均年齡僅33歲卻勇攀航天高峰,新時代從不辜負奮斗者!”他以“北斗精神”為例,強調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國家強盛的背后,是每個人找準坐標、發光發熱。你們雖曾失足,但改造亦是淬火重生——掌握電商運營、新能源汽車維修等技能,就能在鄉村振興、‘雙碳’戰略中找到新舞臺。”最后,他引用《覺醒年代》臺詞激勵學員:“心力體力合二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今天的汗水,終將澆灌出明天的新生!”
儀式上,監獄領導為獲得年度優秀文化教員、優秀通訊員們進行了頒獎。當20名獲獎者從領導手中接過鮮紅的證書時,雷鳴般的掌聲在禮堂久久回蕩。文化教員李某凡的獲獎感言令人動容:“當看到學員在內刊《新生導刊》發表第一首詩,在技能大賽獲得第一個證書,我們真切感受到教育改造的溫度與力量。”
在頒獎儀式上,學員張某的眼眶濕潤了。去年還是文盲的他,在文化教員輔導下不僅通過了掃盲考試,更在內刊發表了2篇改造心得。“教育讓我重拾尊嚴,技能培訓給了我立足社會的底氣。”他撫摸著剛領取的紅彤彤的獎狀如是說。
“思想鑄魂、文化潤心、技能強基、實訓賦能——這是我們為新生之路搭建的四維坐標。”教育科負責人詳細闡釋2025年教育體系升級方案。在思想鑄魂層面,將增設“新時代公民道德講堂”,通過“國史微課”“法治案例研討”等形式強化價值引領;文化潤心工程則依托監區“文化月”活動,開展經典誦讀、書畫聯展,并引入VR技術“云游”故宮、三星堆,以文化滋養重塑精神家園。技能強基板塊新增子元件組裝、新能源汽車維修、電商運營、康復護工等課程,與四川省貿易學校共建“監校融合實訓基地”,實現“課程——考證——就業”全鏈條銜接。最受關注的實訓賦能環節,教育中心將打造模擬社區,設置超市、銀行、政務服務中心等場景,學員需完成租房簽約、社保申領等任務,民警化身“社會導師”實時指導。“四維體系不是空中樓閣”負責人強調,“它要讓學員出監門時,左手持技能證書,右手握適應社會的底氣。”
隨著劉思成宣布2025年度"三課"教育正式開課,雅安育新學校迎來了新的學年。育新學校正以教育為犁鏵,在特殊園地里深耕希望;以技能為種子,在新生心田播撒光明。通過“三課”教育的系統淬煉,每位學員都能以知識為舟,以技能為槳,在法治陽光的指引下,劃向新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