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你們就高興、就親熱,你看我的新房子也完工啦,新田土開出來啦,花椒樹、核桃樹也種上啦……日子越來越好過咯,精準扶貧瓦吉瓦(好得很),扶貧干部卡莎莎(謝謝)。”彝族大娘激動地拉著林中(嘉州監獄黨委委員、工會主席)的手,拽著他到家里、地里參觀,一起感受扶貧的變化,一起分享脫貧的喜悅。
七·一建黨節前夕,在四川省監獄管理局的統一部署下,嘉州監獄創新扶貧工作,組建“黨建扶貧小分隊”,前往數百公里外的涼山州甘洛縣烏史大橋鄉木色爾庫村開展“彝漢一家親,共話黨建情”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黨建丨“加”扶貧
讓組織活力轉化為脫貧動力。每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日,也是很多黨員的政治生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99周年華誕,嘉州監獄特別策劃了一場“生日會”,一切按常規生日流程來,只不過將《生日快樂歌》改成了《國際歌》;將“生日許愿”改成了重溫入黨誓詞;將“生日宴會”改成了民主生活會和黨課;將“生日賀卡”改成了七·一表彰證書;“生日祝福”改成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生日party”改成了鐵道兵博物館的現場教學。
黨員阿木鐵哈興奮地說:“我從來沒過過政治生日,這種形式太有創意了,形式新穎,寓意深刻。”村支書解的木乃感言:“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精神說得好啊,就跟我們村脫貧致富一樣:開山修路、易地搬遷、產業造血、移風易俗……每一點進步都很艱難,但是在我們黨的帶領下戰勝了各種困難,走上了脫貧奔康的大道。”
黨建丨“嘉”行動
讓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正所謂,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為了提升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嘉州監獄抓住“黨建”這個核心,創新雙掛鉤、雙推進的“二托一”黨建扶貧模式,幫助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優化組織架構、規范組織活動、增強黨員管理,讓貧困地區的脫貧奔康動力更足,根基更穩,堡壘更強。
嘉州監獄從全獄23個黨支部中選出兩個優秀支部——七監區黨支部、機關第一黨支部——與木色爾庫村黨支部開展支部結對共建。七監區黨支部(七)、機關第一黨支部(一)不僅黨建業務扎實,而且寓意深刻,結對共建讓今年的“七·一”更多了一份責任,深了一層幫扶,暖了一方心田。
黨建丨“家”人親
讓結盟友誼轉化為民族團結。民族大團結,彝漢一家親。“彝海結盟”、“美國暴力抗議”、“脫貧奔康”、“全國抗疫”……眾多元素全部被呂小兵融會貫通后,帶到了大涼山上一個小村寨的黨課課堂。大跨度的時空轉換,高聚焦的時政熱點,正能量的故事案例,全部濃縮成了一堂簡約而不簡單的黨課,理論知識深入淺出,案例分析通俗易懂,給在場的所有黨員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也贏得了滿堂喝彩。
黨課結束后,為了增進感情,在場的黨員一起參與定點投籃、斗雞(撞拐子)等趣味互動游戲,尤其是斗雞游戲將活動推向高潮,或群“雞”互斗,或攻防交換,或勝斗歡呼,或……吶喊聲、加油聲、歡呼聲響徹彝鄉新寨,回蕩整個山谷。
近年來,四川監獄系統大力推進黨支部“十個標準化”工作法,在強化基層黨建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而且積累了豐富的黨建實戰經驗。嘉州監獄與貧困地區開展支部結對共建,絕不是一次簡單嘗試,而是一個長效機制,旨在把黨在貧困地區的執政根基筑得更牢、戰斗堡壘建得更強,使其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心骨”和脫貧奔康的“造血機”。(杜坤 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