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馬上歸隊,堅決服從命令”。接到單位集結命令時,徐勇正在給4個月大的二胎寶寶喂牛奶。作為一名“警衣衛”,他沒有推辭而是義無反顧地告別家人,背上行囊,走進監獄集中封閉隔離備勤區,開啟自己的戰疫旅程。
年近50歲的徐勇是監獄醫院的一名內科醫生,瘦小的個子,在白大褂的襯托下卻蘊藏著無窮的能量,他做事兢兢業業、嚴謹甚微、踏實穩重,或許與職業有關,他說:“看內科,必須要謹慎、仔細,絲毫馬虎和慌亂就可能影響到病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我必須對病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在封閉隔離備勤期間,他主要負責備勤民警的診療、藥品發放及區域內的消殺滅工作。每天定時在備勤區穿梭為同事測量體溫,診療常見的病癥,還會用自己的小幽默為同事環節備勤期間的煩惱思緒。有時候他也會有點小孩子脾氣的說:“里面的戰友太累了,我什么時候能進去啊,我想早些進去為他們分擔一點”。
那天,盼星星盼月亮,徐勇終于和戰友邁著堅定的步伐進入戰時監管區封閉管理執勤,到達醫院他隨即投入戰斗,奔波于監管區了解近期罪犯就診情況,與持續堅守的戰友討論病犯的診療方案,讓自己用最快的速度適應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節奏。
他很受病犯的尊重和信任,每天的巡診路上,都會隨時聽到:“徐醫生,最近我頭暈,是不是血壓控制不好,幫我量一下血壓,可以嗎?謝謝”“徐醫生,這兩天牙又開始疼了,你幫我看看”“徐醫生,我咨詢一下我這個病”“徐醫生,目前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住了,是不是已經恢復正常了”……無論再多病人咨詢,他都認真看診,耐心解釋,用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來疏導罪犯對疫情的恐慌情緒。他說:“安撫好一名罪犯,就是安撫好一大片罪犯,這對監獄的絕對安全非常重要。”
疫情期間監獄醫院醫護人員少,每個人都是一崗多用,徐勇也不例外,每天巡診后的他不僅要對病犯的診療情況進行梳理歸檔,還要做好消滅殺情況的督導,更要和同事及時做好季節交替期間其他流行病的防控舉措,學習最新文件、研究最新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應急預案,努力讓自己成為多面手,適應監獄疫情防控的工作需要。
工作閑暇時的徐勇是個安靜、木訥的人,沒有過多的言語,喜歡拿著自己的醫書默默啃讀,仿佛那彩色他的世界。大家都知道他老來得子,就問他的兩個孩子怎么樣了。他嘴角上揚滿臉幸福地說:“我那兒子啊,是個小調皮,快4個月了,前幾天生病住院,他媽媽一個人帶去看,現在已經出院了。女兒今年高考,現在還沒有開學,在家上網課,我不在家就每天打電話關心一下,讓她放松不要緊張,用自己的方法學習就好”。其實,了解他的人都感覺得出,他的笑容背后有著濃郁的擔憂和心酸的一面,一個嗷嗷待哺,一個將面臨人生轉折點,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這是天大的事,也是需要他在身邊撐起家庭脊梁的時候。可是他明白在疫情期間自己身為警察和醫務人員,穿上藏藍警服和白大褂,就要沖上前,頂上去,沒有個人利益,只有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
其實,在監獄還有許多像徐勇一樣的民警,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克服困難、頂住壓力、迎難而上,與戰友同心協力、并肩前進、共克時艱,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監獄人民警察的擔當和奉獻,為打贏監獄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持久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