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戰中,他發揮了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堅守了軍人“服務命令”的天職、更是體現了“監三代”對于監獄的熱愛與堅守!為響應單位疫情防控的需要,童鑫同志第一時間趕回單位參與到封閉工作,從接收上級的命令到傳遞于各個部門,從文字的編排印發到書寫材料匯報,從制作文件至處理資料分發,他以全神貫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是共產黨員,沖鋒在前
文印室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卻是負責整個單位的文件制作、資料印發等等,屬單位必不可少的重要機構之一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成為了“戰時情報”的交換點。正因為考慮其工作崗位的特殊性,監獄領導2月2日給他打電話,告知其由于工作原因需要準備長時間住宿于單位,以便于單位工作的開展。因為該同志家中尚有80歲奶奶同住一起,長時間離開后,家中老人便無人照顧,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他立即與家中眾長輩在微信群里商量,決定暫時由住家較近的堂哥前來照顧年邁的奶奶,其余長輩視自身情況前往探望。隨后便服從單位的安排,聽從單位的指揮,踏上回到工作崗位抗擊疫情的征程。他的口頭禪,“我是共產黨員,要發揮好黨員的先進性,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我是退伍軍人,有召必回
為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增刊》學習資料,他第一時間進入工作狀態,用了兩天的時間對20份雜亂無序的資料進行排版編輯,裝訂成冊共140余頁,并迅速復印送達至各部門、封閉管理區域共100余人手中,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完成單位部署下達的任務,讓大家能夠正確的認識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必要的陷入過度恐慌,為單位對疫情的宣傳工作做出了有力的保障。他常說,“我也是一名退伍消防軍人,在退伍前我是最美的逆行者,退伍后我依然不會褪色。”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傳播感染,單位對來需要來工作的人員再三精簡,目前單位工作人員一人就需分擔多項工作。童鑫同志便是其中之一,他除了每天負責單位的文件處理,資料印發外,還承擔了對上級單位發送傳真、對整個監獄春節以來所積壓的3000余份報刊雜志進行分類,對監獄對外宣傳門戶網站的更新等等任務,平均每天制作文件達到6件,資料印發達到500余份,微信步數達到10000余步,從早上起床便是他忙碌一天的開始,整個機關大樓隨時可見他奔跑著的身影;而當黑夜籠罩著這棟大樓,即使忙碌的喧囂已經過去,依然會有復印機運轉的聲音打破這份寧靜,通過幽長的走廊傳遞于空曠。
父子同一陣線,齊心戰 “疫”
童鑫是“監三代”,他的爺爺、父親都在監獄工作。他對監獄事業的熱愛,離不開家庭的教導,離不開長輩們以身作則的示范。他的父親是監獄的一名民警,時常鼓勵他“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在疫情期的特殊時期,他父親和所有戰友正在執行監管區集中封閉管理任務。父子倆雖然同在監獄內,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很少見面,只能趁著休息時間,一人在封閉管理區宿舍的陽臺,一人在機關大樓的陽臺,父親一句關心,兒子的一句問候,都是通過眼神進行交流,成了兩人日常最多的“話語”。多數時候是兒子依依不舍地目送父親轉身離開陽臺的背影。
在疫情來臨時,總有那么一群人,他們不辭辛勞,舍小家為大家;他們堅忍不拔,始終堅守在崗位上;他們勇敢無畏,用自己的行為踐行初心使命;他們擔當作為,在大難面前踐行毫不畏懼。童鑫,他是一名黨員,是一名退伍軍人,是一名“監三代”,更是奮斗在監獄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名戰士。他在這里,他在堅守,他在努力,只因他相信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