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吃勁的關鍵階段,宜賓監獄的民警職工沒有懈怠、沒有退縮,依然勇往直前、繼續堅守、繼續戰斗、繼續抗疫,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作風,筑起一道堅硬的城墻,把踐行初心使命、忠誠擔當,作為抗疫戰場上最硬核的力量,為確保監獄絕對安全,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堅實的政治保證。
人生會經歷許多遺憾,有些是猝不及防,有些是無可奈何,有些是無法改變。盡管這個世界上的遺憾,數不勝數且不勝枚舉,只道是尋常,但是人生最殘酷就在于,我們總是來不及準備,那些人和事就匆匆離了場……就像他,唐宗燕,宜賓監獄督察科副科長,就有讓他最愧疚的三次遺憾,在生命的長河里被遇見……
第一次,1992年妻子生孩子,他正在參加軍事大比武,沒有陪伴妻子待產,親眼看見寶貝出生的第一眼。
第二次,1995年最愛的父親去世,他正在參加軍事演習,無法回家,沒有親自送走最愛的父親。
第三次,2020年一手帶大的五弟因病去世,他正在監管一線執勤戰疫,沒有送到弟弟最后一程。
唐宗燕,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黨員,他的身上有一種獨特的軍警氣質——剛毅、堅強、睿智、務實。確切說是集督察和軍人優秀氣質的雙優人員,精湛的業務能力、過硬的政治素質、嚴謹的工作風格,無不彰顯著一名優秀當代監獄民警的督察精神。他的火眼金睛,能夠洞察秋毫,只需一眼就能知道你的履職到位情況;他的細致入微,能讓所有隱患細節瞬間曝光,無處躲藏……
若有戰,召必回
自疫情發生后,監獄第一時間發出集結抗疫號令,唐宗燕主動請纓要加入一線戰斗,他說:“我是一名退役軍人,是一名黨員,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我一定要挺身在前、沖鋒在前,這是軍人的本色,也是黨員的初心,更是監獄警察的擔當”。于是他成為了第二批進駐封閉管理區的抗疫戰士,也成功摘下了一監區封閉執勤民警中年齡最大的桂冠。
敢擔當,勇作為
作為一名督察戰線的老將,唐宗燕可謂是發揮出了全部優勢,自加入第二批進駐封閉管理區的隊伍后,他就身兼管教、督察、紀委監察員等數個職務,活躍在值班值守、罪犯個別談話、罪犯集中教育、民警履職督察、安全隱患排查等各個崗位上,同事都說他事兒多,他卻說:“抗疫期間要用更嚴的標準、更高的要求來落實各項工作,對于民警履職和工作落實情況也需要更嚴密的監督,我是老督察,我有責任做好這項工作,而且監督好大家履職,也是保護大家”。
同事們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總是主動值守凌晨2點到4點的夜班,他說:“這個時間段是最容易犯困和疲乏的時間,我是老民警,瞌睡少,就多值點,讓年輕人養好精神白天繼續戰斗”。
講忠誠,真奉獻
收到噩耗的那天凌晨,唐宗燕正在值夜班,還在和同事聊著有關疫情的話題,而妻子來電在高墻寂靜的夜晚里響起,格外的刺耳。拿起電話還未接通,心口就莫名的驚慌和疼痛起來,當聽到五弟離開的消息,唐宗燕的身體突然失去力量,無力的靠在墻邊,同事見了趕緊扶他在旁邊休息。而他腦海里全是五弟曾經的音容笑貌,他哽咽地說:“家中七姊妹,五弟是自己一手帶大,關系也最親密,去年8月他發病,是自己10月份親自送回老家休養的,說好待他康復親自接他回來,可惜,再也不可能了……”。
同事勸他要不要請假回去,而他只是搖搖頭說:“現在正是關鍵時期,我不能走,我心里念著他就行,因為回去也無濟于事,五弟也不可能回來了,雖然這是我人生的第三大遺憾,但我相信五弟也會支持我繼續堅守的,他很懂我”。
一句“懂我”,道出了兄弟的手足真情,也體現了唐宗燕對黨和監獄事業的絕對忠誠,更展現了他的無私奉獻,他說:“絕不給組織添麻煩”。于是,他藏起心中的疼痛,又繼續穿梭在監管區的戰疫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