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銳,最新的防疫手冊已送至AB門,請你分發到各監區。”
“銳哥,我們監區的報表請幫忙帶到B門,謝謝。”
……
對講機內傳來呼叫,警務通也不時響起,許銳匆匆趕到B門,取了資料,又匆匆趕往各監區,直到分發完最后一份文件,“小白盔”內已是汗水涔涔。
這一天,是許銳在監管區內“身兼數職”的第38天。
疫線“啄木鳥”
2月22日,監獄啟動封閉執勤,同事王濤作為女民警留在了機關服從統一調度,許銳進入監管區,成了AB門內唯一的“小白盔”。
“戰力”雖然少了,但戰斗力卻一點沒少。疫情期間,除了常規督察,許銳還要對AB門管控、人員防護、防疫物資管理等戰疫期間的關鍵節點進行督察。白天,他巡查在監管區內,手持攝像機,發現問題現場督促整改;晚上,他還要利用休息時間整理記錄,結合白天督察情況開展視頻回放督察。
因為監管區內沒有配備他的電腦,督察科同事常常收到他從不同賬號傳來的文件:“有時在八監區、有時在教育中心,有時是下午兩三點、有時是深夜十一二點。”許銳說,能當場解決的問題不拖到晚上,能當天上傳的視頻不拖到明天,“早發現、早整改,才能為全獄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穩定保駕護航。”
只有一天的工作接近尾聲,許銳才有時間拿起電話,問問妻子家人的情況。事實上,作為醫生的妻子,也隨時可能封閉上班。妻子的爺爺病重,岳父留在老家照顧,年幼的孩子只能交給岳母照看。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回到監獄,第一時間加入黨員突擊隊,用奮戰和堅守踐行著黨旗下的誓言。
監區“快遞員”
高墻之內,許銳不僅一個人完成了“兩人份”的督察工作,因封閉執勤加上監管區內警力緊張,他主動承擔下機關科室在AB門內的各項工作任務。無論是文件的上傳下達,還是各類物資的清理發放,“銳鴿快遞”總是使命必達,無一錯漏。他在臨時任務與督察工作之間不斷切換,在監管區內來回奔波,不僅費鞋,幾天下來連襪子都磨出了洞。有時看他腳步匆匆,同事們勸他不用那么著急,他總是笑呵呵地說:“事情多了容易遺漏,做完心里踏實。更何況每天兩萬步的運動量,以前鍛煉還下不了這個決心呢!”樂觀積極的心態影響了監管區內每一名和他接觸過的民警職工。
因為每天往返次數多、工作量大,為節約時間,監獄為許銳調配了一輛巡邏車。有了“小白車”的許銳如虎添翼,封閉執勤期間,總能在監管區的干道上看到風風火火的他。“許銳、許銳,在不在?”“銳哥,收到回復一下。”對講機的呼聲就是命令,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始終沖在最前線。
3月27日,嘉州監獄第一批戰時執勤的民警換防,考慮到許銳家里的情況,監獄領導提出由監區民警頂替他工作幾日,讓他提前回家。但許銳決定繼續堅守,直到3月30日督察科同事結束定點隔離前來交接。“現有工作我已經很熟練了,換監區同事來上手需要時間;而且讓他們提前進監管區就意味著這一輪值班要多值幾天,他們那么辛苦,我寧愿自己多干幾天。”許銳說。
3月30日,同第二輪換防的監區民警一起,許銳走出了封閉了38天的AB門。算上定點隔離和機關執勤的時間,這一天他已離家整整兩月了。“計劃?計劃就是趕緊回家陪陪兒子,讓岳母能回去休息下。”許銳笑得十分開心,“我自覺回去做家務,現在暫時從一線退下來,就把后勤做好嘛。”(劉瑩 駱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