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造作為監獄執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期連貫的過程。如何豐富教育改造“工具箱”,把工作做到實處,做出成效?看看眉州監獄的探索與實踐吧。
“易筋經”:具身訓練 用嚴格撼動靈魂
面對新入監罪犯,找準切入點,以嚴格訓練和紀律約束培養其身份意識和服刑意識,引導其端正改造態度,樹立改造目標,促進罪犯在認知建構、價值判斷和行為活動上的統一。
監區在開展“新入監教育”活動中,突出抓好隊列訓練和罪犯日常行為養成訓練。針對極少數罪犯入監適應不良等情況,監區民警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強化《服刑人員行為規范》“知”“行”訓練等方式鞏固成效;另一方面從德育和心育入手,奠定罪犯改造思想基礎,從而幫助新犯養成良好的規范意識和行為習慣。
生命至上,依法依規,切實維護罪犯合法權益;排憂解難,盡職盡責,全力幫助罪犯順利回歸。在日常改造中,總會出現各類矛盾和問題,及時溝通,多方協調,督促問題及時解決,須知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
針對家庭變故、案件糾紛等影響罪犯改造積極性的現實問題,民警主動作為,通過開展個別談話、復聽親情電話、親情幫教、法律援助等方式緩減罪犯心理壓力;另一方面,通過協同聯動,積極對接相關職能部門,制定、落實解決方案,保障問題順利解決,從而消除監管隱患,以預應變,以誠應變。
“一指禪”:以理服人 用專業提升實效
《弟子規》中提到:“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在監獄教育改造過程中,拿出專業、專心、專注的真功夫,做到以理服人,耐心擺事實、講道理,充分講清楚監規背后存在的邏輯。
通過常態化開展面向監區全體罪犯的計分考核解讀工作,對《實施辦法》的計分方法、等級評定以及考核結果運用進行宣講和舉例說明,逐條分析《計分細則》中的加扣分重點條款,針對從嚴計分范圍、懲誡訓導計分等罪犯較為關注的問題開展多樣化答疑,促使罪犯心悅誠服,真正認識到日常計分考核對自身改造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激發罪犯改造內生動力。
“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出監教育是提升教育改造質效,實現監獄刑罰功能,引導罪犯回歸社會的關鍵一環。回歸體驗須做實做細,與時代特征“同頻”。
通過沉浸式體驗出獄后交通出行、手機支付、身份證明及社會保險辦理等具體流程;聽取國家關于刑釋人員安置幫扶相關政策的宣傳教育課程;以及參加電工、廚師、栽培技能培訓等“接地氣”的回歸指導,進一步增強罪犯重新融入社會的信心和勇氣,即將刑釋罪犯對未來人生規劃也逐漸有了底氣。
幫助罪犯從“入監”到“新生”,監獄民警打好系列“組合拳”。眉州監獄將繼續圍繞“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個家庭,和諧一片社區,穩定一方百姓”的教育改造理念,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幫助其順利回歸社會,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