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管網工程屬于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一般屬城市規劃范圍內,屬于“短、平、快”的建設項目。管網線路布置在設計圖上表現比較清晰明了,涉及的土石方工程量在設計時一般都有明確。但實際實施過程中,施工單位都會統籌安排開挖,為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利益最大化,管網開挖一般采取同槽開挖。涉及開挖工程量一般較大,時間緊,施工條件也較復雜,具有隱蔽性,還要進行整個項目的土方挖填平衡。因此,市政管網土石方工程的結算審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結算審計人員往往都是事后審計,未參與項目實施過程,在審計時也無法進行實測和復核,施工單位也會利用其隱蔽性和復雜性在土石方工程中做手腳,所以管網土石方工程審計是市政道路土石方審計的重點和難點。
近期,筆者在對某市政工程項目的竣工決算審計中,對管網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進行了重點復核審計。該管網開挖土報送土石方44005m3,報送合價85.5萬元分給排水、電力分別開挖。審計核實為管網同槽開挖,審計工程量41387m3,審定合價74.1萬元,審減工程量2618 m3,審減11.4萬元,此項審減率13.3%,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本文筆者針對本次審計項目發現問題所反映的普遍性,結合多年審計工作實踐經經驗,對市政道路管網土石方審計分享如下審計思路:
一、審計核實內容
標高、開挖尺寸(包括長度、寬度、深度、放坡系數)、土質類別比例、開挖方式、場內運輸、余土外運、開挖土石方利用平衡、影像資料、驗槽記錄、現場簽證、設計量預算量與施工量的關系差異、施工日志、監理日志等,理清開挖、回填、原土利用、場內外運輸等的相互關連邏輯關系,準確判斷采取哪種計算方法(如:等高線法、方格法、斷面 法等),同的計算方法得到的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二、規范相關參建單位的履職行為
(一)規范建設單位的工程監管行為。建設單位應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對建設項目實施現場監管,特別是隱蔽工程,應制定嚴格的現場簽證管理辦法,對開挖方式、相關尺寸、土質類別、土石比例等進行監督取證記錄。并提供管網工程的竣工測繪圖。不能以簽代設,設計量、預算量不等同于施工量。
(二)規范監理單位的監理行為。監理單位應按設計施工圖,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及現場實施方案對管網土石方進行全過程監理,在監理日志上進行詳細記錄,監理日志不能只是走過場,并按規范要求對溝槽開挖進行方式、尺寸、土石比例、土石方的挖填平衡、場內運輸、棄土運距等進行簽證確認。并嚴格按設計施工圖量及預算量進行控制,不能虛增工程量。
(三)規范施工單位的施工質檢工程資料。施工單位應按要求規范記錄施工日志,報送審計時應提供土石方施工方案,詳細的溝槽驗收記錄,影像資料,現場簽證記錄、施工竣工圖、設計施工圖、變更資料、地形圖等。(資中縣審計局 吳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