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層公安機關法制民警的法治專業代表十分榮幸參加了2022年8月25日至30日代表履職能力培訓。在《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參與基層治理工作研究》課程老師根據人大代表法律賦予職責圍繞“人大代表肩負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要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在《 代表履職經驗及如何提出高質量建議的探索》課程中,老師結合自己擔任省人大代表的“絕活”,告訴代表在履職過程中需要“堅持”和“借力”,才能將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最終得到解決。在《 地方組織法修改和地方人大法律適用》課程中,老師講述了人大代表履職的“憲法”,闡釋了“代表在法律框架內活動”的真諦。除了與代表履職有關的課程外,還開展了實踐教學活動和開設了開闊眼界的“洗腦課程”。如,在《 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與科技創新》課程中,老師通過對國際、深圳轉型升級的案例,講述了深圳在把握“新興產業與科技創新”開發、包容、持續等關鍵詞,該課程對我的沖擊最大:中國唯一科技城與深圳的差距。通過課堂理論教學、現場教學、代表之家實際體驗等方式的學習,作為法治小組的我認為:讓法治成為代表履職的主要形式。我在基層公安機關法制部門工作二十多年,算得上“法制老兵”。我見證了共和國法治進程、參與了法治公安建設、趕上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新時代。我的座右銘是:為您服務我快樂!根據學習班要求,我匯報幾點體會:
1、代表,依法當選,應當珍惜。人大代表的產生,要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 且肩負著相應的法定職責。作為區級代表屬于直選非常不易,必須對選民負責,必須將選民的疾苦帶到會上,通過法定渠道反映到相關部門,必須接受選民監督。
2、代表,依法履職,緊緊依托崗位參與社會治理。從憲法、法律規定看,代表屬于典型的職務行為。以我為例,一是在法律服務崗位上體現“服務性”。我把法律咨詢服務人的“為人民服務”理解為“三服務”即,“為中心工作服務、為領導決策服務、為執法實踐服務”,脫離崗位特點空談為人民服務的律服務就是一句空話。法律服務通過“決策依法、執法合法”來檢驗為人民服務水平和質量。我除了保持法制熱線為執法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外,建立了“指尖課堂”“公安行政執法交流群”、“消防法制交流群”等八個,長期為3千多名一線執法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我根據法律服務特點提出了法制服務“五字工作法"被公安部《公安法制建設》在全國推廣。根據執法工作需要,我們分局還專門成立了老謝說法法制服務隊,開通了“老謝說法”法制服務網站,建立了答疑解惑互動平臺。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在法律服務崗位上最大的收獲是:領導和民警總是認為,我的法律服務讓他們心里踏實、決策思路明晰、執法有底氣!
二是在法律服務中“敏銳性”。我在參與處理復雜疑難穩定案事中用運用法治思維,準確把握政治、政策、法律的尺度,融通維權與維穩、群眾利益與事件沖突。我提出并實踐《違法風險溫馨提示》《公民見證公安機關執法》《幫信訪人算好法律賬》《三跨三分離信訪問題研究》《法制工作基層化,基層工作法制化》等法律咨詢服務成果方法很多已經形成了制度并被國家信訪局,公安部、省公安廳通過人民公安報公安內網刊發、召開現場會等渠道得到推送。為了保持法律服務的針對性、前端性,我還根據國家政策和法律修改結合執法需求,主持完成法學類社科科研課堂37項,在人民公安報、公安研究、公安教育等全國公開發行刊物發表指導性研究文章300多篇。我的法學教育研究成果,榮獲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獎,成為中國實務界唯一獲此殊榮的專家。
三是在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法律咨詢服務中“及時性”。拓展法律實施問診平臺,開展“隔空法律診療服務”。新冠疫情發生后我敏銳意識到不能因警察執法引發疫情“次生災害”,精準、有效適用法律事關依法防控,也是法律咨詢服務及時性具體要求。我在全國率先組建了第一支19人的法律服務警察志愿者突擊隊,第一時間與武漢一線警察取得聯系收集整理執法咨詢203個戰疫,除為公安機關援助對出征前執法須知提供參考外,對較為集中和突出的法律適用問題加班100余小時,及時撰寫和編輯15期《戰疫法律服務意見》,通過人民日報、今日頭條、中國法學會、中國警察法研究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四川省警察協會、搜狐網、中國刑警學院學報、四川警察執法研究中心、四川法制網等多家平臺和媒體推向全國,服務武漢、及全國一線戰疫警隊,僅人民日報公眾號發布當天線上點擊量就高達22000多次。我主持《謝警官說抗疫中的“法律故事”》欄目在四川法制網、四川省警察協會持續推出11期。公安部《公安研究》、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政法》、《廣西警官學院學報》、《中國知網》對的疫情法律咨詢服務研究成果予以刊發、推廣。在2022年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我根據違反“兩居”防控措施法律適用問題,在綿陽緊急防控措施當天,連夜指導執法辦案,撰寫《違反“兩居”防控措施法律適用研究》,通過“老謝說法法制服務”在公安機關機關執法網站刊登,公安部審查后在主管的2022年第3期《公安教育》雜志 “執法實踐”欄目推廣,指導公安機關執法。
四是社會面上法律咨詢服務注意“群眾性”。2020年8月以來,我根據公安機關宣傳部門提供的網路熱詞,及時與宣傳部門開通《老謝說法》短視頻普法在涪城公安公眾號推送,宗旨確定為“講百姓家事,說身邊法律”,目前已經推送15期,被人民視頻、四川法治抖音、四川法制網站、川法制公眾號、四川省警察協會公眾號、四川省警察協會網站(內網)全部同期聲,點擊量達到10多萬。為滿足不同層次法律需求,還研發了與警察法學相關的課程32門,僅2021年就宣講報告會33場次,為2萬多人宣講有關法律、法治理論。我通過兼任“學習強國”法治宣傳專家、四川省“雙百”法治宣講專家、公安部信訪專家、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專家、中國知網執法庫專家、四川省廳研究員、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法制專家、國家移民局四川邊防檢查站研究員等多種學術職務以及涪城區人大代表身份,服務社會和群眾。
3、積極參加人大組織的活動,積極履行代表職責。此次深圳之行,歷經坎坷(疫情、臺風、安全),幾次退票,說句實在話:真的不容易。在常委會羅主任帶領下,表現出極高的求知欲望,靜下心來學習、討論,圍繞涪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議。在閉會期間,參加代表小組活動、參加執法檢查活動和其他活動、開展視察活動、參加調研活動、列席有關會議、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參加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提出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開展學習活動(憲法和法律及政策、交流代表經驗、人大工作座談等)、聽取“一府兩院”工作部門的工作匯報。
4、建議:
1)樹立深圳包容理念。在《行政處罰法》立法過程中和國務院貫徹行政處罰法文件中,均提出“包容慎罰”。作為綿陽,缺乏這種觀點。我認為,招商引資后,應當思考讓企業生存,再說發展空間。建議邀請高博士(教授)給市委、區委中心學習組上一課。
2)搭建綿陽大專院校合作平臺,讓綿陽的專家教授找到感覺。建議把學校的科研成果在綿陽進行孵化,政府可予以支持。如可以考慮與西科大合作,在法學院建立政法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把政法機關用到外地的錢投入到法學院。如果認為需要外地聘請專家,完全可行。
3)整合代表之家,全區可以建立一個標準的代表之家。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安排代表、相關部門輪流值班。建立民意墻,認真聽取群眾所思、所盼、所求。
4)法治作為代表履職的主要方式。代表法規定,代表有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在自己參加工作、生產和社會活動中,除守法外還需要協助憲法、法律的實施義務。一是加大對代表守法教育,一名代表首先應當是一名遵紀守法的公民,為選民作出守法榜樣。二是代表在會議期間,要把法治政府建設、法治社會建設、法治中國建設盡心盡力。三是在提出建議時,要從政府依法履職角度認真調研、思考,不提不利于法治建設的建議,不提沒有法律依據的建議。四是監督,必須要于法有據。代表行使職權,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特別是開展視察、調研等具體活動時需要慎重,不干預、不影響企業和政府正常工作,行使監督權不是代表個人權力(私權),是一種公權。
作者:謝平,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四級高級警長,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理事,綿陽市涪城區人大代表,公安部信訪專家,“學習強國”平臺法治宣傳專家,四川省“雙百”法治宣講專家,川渝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四川省公安廳特邀研究員